[实用新型]一种融合型锁骨体假体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68773.2 | 申请日: | 201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258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28 | 分类号: | A61F2/2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03 | 代理人: | 张宇锋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融合 锁骨 体假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融合型锁骨体假体。
背景技术
锁骨为一长管状骨,是上肢带与躯干连接的骨性结构,易遭受暴力,锁骨骨折占全身骨折的5%—10%。锁骨呈“S”型,呈致密的蜂窝结构,没有明显的髓腔。外1/3截面扁平状,内1/3近似菱形,中1/3内外端交接处,直径最小,仅有胸大肌和锁骨下肌附着,是最薄弱的地方,所以中1/3容易造成骨折,根据数据统计中1/3锁骨体骨折占锁骨骨折的75%以上。摔伤是锁骨骨折的最常见原因,摔倒后手掌着地,外力通过传导至肩,再传导至锁骨,由于这种剪切力导致锁骨中断骨折,而直接的暴力能导致锁骨横行骨折,甚至多段粉碎性骨折。
通常的治疗方式是采用石膏固定,如果骨折错位严重时可采用Knowles针或者粗克氏针固定的方法;对于锁骨体粉碎性骨折,现有技术采用锁骨接骨板进行固定,其不足之处是,当骨质损伤严重时,接骨板在锁骨体上没有合适的固定位置,锁骨两端仅靠接骨板支撑,难以恢复到原始状态,容易再次受伤。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融合型锁骨体假体,该假体完全代替中段锁骨体;牢固的连接锁骨的肩峰端和胸骨端,最大程度的完成原始骨形态恢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融合型锁骨体假体,所述锁骨体假体包括锁骨体假体、锁骨胸骨端融合面和锁骨肩峰端融合面;其中,所述锁骨胸骨端融合面和锁骨肩峰端融合面分别设置在所述锁骨体假体的两端,且二者均包括与锁骨体假体的两端连接的端面以及用于包裹锁骨胸骨端或锁骨肩峰端的包裹面;两个所述包裹面在锁骨体假体两端的两侧相对设置;锁骨体假体为实体结构,所述端面和包裹面与人体骨质相接处的一面均为融合面,所述融合面由微孔结构构成。
进一步,所述微孔结构为多个相互连通的微孔隙构成的多向微孔隙结构。
进一步,所述微孔隙的孔径为100μm至1800μm;所述融合面的孔隙率在50%-80%,融合面的厚度为1.5mm-2mm。
进一步,所述包裹面的长度为1mm-2mm,包裹面由实体层和所述融合面构成,所述实体层的厚度为4mm-6mm。
进一步,所述包裹面上设置有螺钉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申请的假体主要是根据患者的CT/MRI/UCT等断层扫描数据制作的等尺寸医用金属、陶瓷、聚醚醚酮等植入物,该融合假体上设有融合面,假体融合面与人体骨质紧密贴合,融合面有微孔隙结构,该孔隙结构有利于骨细胞爬行长入发生骨融合达到远期稳定的目的。
此外,本申请的假体完全代替了中段锁骨体;牢固的连接锁骨的肩峰端和胸骨端,最大程度的完成原始骨形态恢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锁骨体假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锁骨体假体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说明,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本实用新型可以体现为多种不同形式,并不应理解为局限于这里叙述的示例性实施例。而是,提供这些实施例,从而使本实用新型全面和完整,并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全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了提供了一种融合型锁骨体假体,该锁骨体假体包括锁骨体假体1、锁骨胸骨端融合面2和锁骨肩峰端融合面3;其中,锁骨胸骨端融合面2和锁骨肩峰端融合面3分别设置在锁骨体假体1的两端,且二者均包括与锁骨体假体的两端连接的端面5以及用于包裹锁骨胸骨端或锁骨肩峰端的包裹面6;两个包裹面6在锁骨体假体1两端的两侧相对设置;锁骨体假体1为实体结构,端面5和包裹面6与人体骨质相接处的一面均为融合面,融合面由微孔结构构成。
微孔结构为多个相互连通的微孔隙构成的多向微孔隙结构。微孔隙的孔径为100μm至1800μm;融合面的孔隙率在50%-80%,融合面的厚度为1.5mm-2mm。
包裹面6的长度为1mm-2mm,包裹面6由实体层和所述融合面构成,实体层的厚度为4mm-6mm。包裹面6上设置有螺钉孔4,在初始植入时,可以通过骨科螺钉进行初期固定,防止假体移位。
本实用新型的锁骨体假体1上午形态是根据CT/MRI/UCT等数据逆向建模获得;大致呈“S”型。包裹面6呈耳状的贴合面,可以更好地与人骨贴合。
上面所述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应该理解为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实施例,符合本实用新型思想的各种变通形式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687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马采精用可调节式假台马
- 下一篇:一种可术中调节下颌支位置的下颌关节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