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抛物面共形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66578.6 | 申请日: | 201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641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詹平;杨玉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科星通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10 | 分类号: | H01Q13/10;H01Q15/16;H01Q21/30 |
代理公司: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专利服务中心11044 | 代理人: | 顾钻,刘书岩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抛物面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信号处理设备,特别是与高频电信号的传输有关。
背景技术
抛物面天线是很常见的一种天线结构,参见图1、图2和图3,抛物面天线由抛物面体和馈源构成,能够较好地实现单一波段的天线性能要求。缝隙天线是常见的载体共形的天线结构,可以将缝隙天线共形在抛物面天线上来实现多个频率收发共体形式。为此,有人提出了一种共形天线,其包括依次层状固定连接的馈电网络、介质基片、金属片和金属背腔板。该共形天线的整体呈弧形的板条状。其中,馈电网络由一个输入端和至少四个输出端组成,金属片上均布开设有至少四条辐射缝,金属背腔板的一侧面上均布开设有至少四个腔体,金属背腔板的另一侧面的中部设有同轴馈电接头。这种共形天线结构,缝隙天线与抛物面天线共形于一体的结构复杂,适用面较窄,有必要予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出一种抛物面共形天线,能够很方便地将缝隙天线与抛物面天线共形于一体,适用面宽。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一抛物面体,也称为本体,本体一面是面向抛物面体焦点的反射面称为正面,本体的另一面称为背面;在抛物面体的焦点处安装一馈源,与该本体配合形成一抛物面天线;其特征在于在本体上共形有缝隙天线;
缝隙天线在本体上刻有十字缝隙,在抛物面体背面十字缝隙上覆盖装设一块介质板,介质板上设置有与十字缝隙频率相配合的功分电路,在抛物面体背面的介质板上还覆盖了一个背腔罩,该背腔罩与十字缝隙配合形成反射腔。该反射腔的深度为该缝隙天线的设定波长的1/4;该十字缝隙中的每条缝隙的长度为该缝隙天线的设定波长的1/2。
该反射腔为圆柱形空腔。
该介质板为柔性材质,该介质板与该本体的背面共形。
该背腔罩呈一端开口的筒状,其底面封闭、顶面与该本体的背面共形;该背腔罩通过紧固件固定在该本体的背面。
当该抛物面天线是Ku波段天线时,该缝隙天线是S波段天线。
2—20个缝隙天线共形在该本体上时,至少有两个设定波长不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抛物面共形天线,通过巧妙地利用十字缝隙、介质板、功分电路和背腔罩构成共形于抛物面天线上的缝隙天线,能够很方便地将缝隙天线与抛物面天线共形于一体,适用面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抛物面天线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抛物面天线的侧视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抛物面天线的仰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抛物面共形天线实施例一的俯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抛物面共形天线实施例一的侧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抛物面共形天线实施例一的仰视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抛物面共形天线实施例一的馈电方式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抛物面共形天线实施例二的俯视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抛物面共形天线实施例二的侧视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抛物面共形天线实施例二的仰视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抛物面共形天线实施例二的馈电方式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抛物面共形天线实施例三的俯视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抛物面共形天线实施例三的侧视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抛物面共形天线实施例三的仰视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抛物面共形天线实施例三的馈电方式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抛物面共形天线中抛物面天线与现有的抛物面天线的仿真方向图曲线比对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的抛物面共形天线中缝隙天线的仿真极化方向曲线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本体,2-馈源,3-十字缝隙,4-背腔罩,5-介质板,6-功分电路,7,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及特点所在,兹举以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如下。
实施例一:
图4、图5、图6和图7分别是本实用新型的抛物面共形天线实施例一的俯视、侧视、仰视以及馈电方式示意。
抛物面体也称为本体1,本体1的一面是面向抛物面体焦点的反射面称为正面,本体1的另一面称为背面;在抛物面体的焦点处安装一馈源2,与该本体1配合形成一抛物面天线;在本体1上共形设置有缝隙天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科星通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科星通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665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