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载垃圾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62964.8 | 申请日: | 2017-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174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俊国 |
主分类号: | B65F1/00 | 分类号: | B65F1/00;B65F1/14 |
代理公司: | 舟山固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106 | 代理人: | 杨康星 |
地址: | 316000 浙江省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垃圾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内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车载垃圾桶。
背景技术
车窗垃圾,顾名思义就是从车上抛出的垃圾,不仅影响行车安全、危害环卫工生命,还有影响道路排水、形成致病污染源等危害。随着人们安全、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汽车内安装了垃圾桶,但现有车载垃圾桶有着清理不方便、容量小、无法固定、不美观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车载垃圾桶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设有内胆的车载垃圾桶。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车载垃圾桶,包括外箱与内胆,所述外箱设前连接部与后连接部,所述前连接部用于与汽车变速箱连接固定,所述后连接部用于与汽车储物箱连接固定,所述内胆可拆卸安装在外箱中。
所述内胆为矩形盒,所述内胆的外壁与外箱的内壁贴合。
所述内胆上设有至少一个可翻转的提手,所述提手具有向下翻转且位置低于内胆上端开口平面的第一位置,以及向上翻转用于手提内胆的第二位置。
所述提手上设有手握部,所述手握部的宽度大于提手其余部位的宽度:所述内胆上端开口处设有缺口,所述提手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手握部位于缺口中。
所述内胆上端开口的下方设有周向的凸缘部,所述提手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提手与凸缘部的上端面贴合。
所述外箱的上端设阶梯孔,所述凸缘部安装在阶梯孔中。
所述外箱的周向壁为双层空心结构。
所述外箱包括内壳与外壳,所述内壳与外壳之间布置有若干横向或纵向的支持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外箱前后端分别与汽车变速箱、汽车储物箱固定,安装牢固,而内胆安装在外箱中,拆卸清理方便,即兼具固定牢固、清理方便的优点,特别适于在汽车中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外箱与内胆分离时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内胆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手处于第二位置时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外箱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外箱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外箱1、内胆2、提手3、前连接部11、后连接部12、阶梯孔13、内壳14、外壳15、支持板16、缺口21、凸缘部22、手握部3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车载垃圾桶,包括外箱1与内胆2,所述外箱1设前连接部11与后连接部12,所述前连接部11用于与汽车变速箱连接固定,所述后连接部12用于与汽车储物箱连接固定,所述内胆2可拆卸安装在外箱1中。本实施例的外箱1前后端分别与汽车变速箱、汽车储物箱固定,安装牢固,而内胆2安装在外箱1中,拆卸清理方便,即兼具固定牢固、清理方便的优点,特别适于在汽车中使用。变速箱、外箱1、储物箱也可采用一体式结构,其结构更牢固,安装也更方便。
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所述内胆2为矩形盒,所述内胆2的外壁与外箱1的内壁贴合。本实施例结构,内胆2安装牢固,与外箱1不会发生相互移动,内胆内的垃圾也不会洒落。此外,内胆2的高度可设定为普通矿泉水瓶高度,内胆2的长、宽分别为3倍、2倍普通矿泉水瓶的直径,内胆2最多可容纳6个水瓶,对于普通家用车来书,内胆2几乎能容纳行程内驾驶员和乘客的所有垃圾,尽可能的杜绝车窗垃圾。
实施例中,如图4、图5所示,所述内胆2上设有至少一个可翻转的提手3,所述提手3具有向下翻转且位置低于内胆2上端开口平面的第一位置,以及向上翻转用于手提内胆2的第二位置。本实施例的提升3能方便的将内胆2从外箱1中提出,便于垃圾的清除和内胆2的清洗。
实施例中,如图4、图5所示,所述提手3上设有手握部31,所述手握部31的宽度大于提手3其余部位的宽度:所述内胆2上端开口处设有缺口21,所述提手3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手握部31位于缺口21中。本实施例结构,使得提手3能快速的从第一位置转入第二位置,操作方便。
实施例中,如图4、图5所示,所述内胆2上端开口的下方设有周向的凸缘部22,所述提手3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提手3与凸缘部22的上端面贴合。本实施例的凸缘部22起到提手3的限位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俊国,未经王俊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629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转动作控制机构以及座椅
- 下一篇:一种垃圾分类垃圾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