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活性炭吸附箱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62878.7 | 申请日: | 201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444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绿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科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284 | 代理人: | 湛海耀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大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性炭 吸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净化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活性炭吸附箱。
背景技术
活性炭吸附箱原理,当废气由风机提供动力,负压进入吸附箱后进入活性炭吸附层,由于活性炭吸附剂表面上存在着未平衡和未饱和的分子引力或化学键力,因此当活性炭吸附剂的表面与气体接触时,就能吸引气体分子,使其浓聚并保持在活性炭表面,此现象称为吸附;利用活性炭吸附剂表面的吸附能力,使废气与大表面的多孔性活性炭吸附剂相接触,废气中的污染物被吸附在活性炭表面上,使其与气体混合物分离,净化后的气体高空排放,活性炭吸附箱是一种干式废气处理设备,由箱体和填装在箱体内的吸附单元组成。
然而,目前的活性炭吸附箱普遍存在的以下不足之处:
1、现有的活性炭吸附箱结构简单,吸附效率低;
2、设备体积庞大,占地面积大,维护管理不方便,运转成本高;
3、箱体不耐用,经受不住长年外部腐蚀。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吸附效率高,构造紧凑,占地面积小,维护管理简单方便,运转成本低且箱体稳定耐用的活性炭吸附箱。
一种活性炭吸附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一端设置有进气口,所述箱体另一端设置有出气口,所述箱体内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所述第一过滤层与所述第二过滤层之间设置有吸附装置,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出气口的横截面均具有梯形结构,所述箱体外表面电镀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由外向内依次为耐腐蚀层、抗氧化层及耐磨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附装置包括活性炭吸附层,所述活性炭吸附层贴附在箱体的内壁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附装置具有圆环状横截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滤层和所述第二过滤层均为微孔陶瓷过滤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耐腐蚀层为聚四氟乙烯层,所述抗氧化层为镀镍层,所述耐磨层为碳化钨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滤层设于所述进气口内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过滤层设于所述出气口内侧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光敏树脂3D打印的成型平台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活性炭吸附箱的进气口具有梯形横截面,从而使进入活性炭吸附箱的量受到一定的控制,但活性炭吸附箱内设置有过滤装置和吸附装置,且过滤装置设置有两层过滤层,吸附装置位于两层过滤层之间,使得进入箱体内的废气充分与过滤层和吸附层接受,进而达到高效率的吸附作用;
2、活性炭吸附箱进气口横截面的梯形设置,减少了活性炭吸附箱的占地面积,便于维护管理;
3、活性炭吸附箱体外表面电镀有保护层,从而使得箱体比较耐用,能够经受长年外部废气的腐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活性炭吸附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活性炭吸附箱的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绿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绿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628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梯控制装置
- 下一篇:电梯安全控制装置及电梯安全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