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信鸽定位器的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62846.7 | 申请日: | 2017-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791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媛媛;于涌;李骞;赵晓东;郭凯;贾朋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C21/20 | 分类号: | G01C2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9 | 代理人: | 韩飞 |
地址: | 21516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鸽 定位器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信鸽比赛定位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信鸽定位器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信鸽在比赛和平时训练时,为了获取鸽子飞行的实时轨迹,工作人员会在鸽子的身上放置一个用于追踪定位的定位器。定位器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安装到鸽子身上。
现有技术中,定位器的固定装置多采用环状结构套接在鸽子脚上,这种环状结构形状固定,不适于紧固套接不同尺寸大小的鸽子,鸽子飞行的过程中固定装置容易松动掉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信鸽定位器的固定装置,采用弹性套接于信鸽身上的环状固定部和弹性容纳定位器的装载部,适用于不用尺寸大小的鸽子套接以及不用尺寸的定位器固定,不易掉落。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信鸽定位器的固定装置,包括:
固定部,其呈用于弹性套接的环状;以及
装载部,其包括弹性容纳定位器的袋子和转动盖设到所述袋子上的翻盖;所述袋子远离所述翻盖转动打开的一侧固定安装到所述固定部环状的外侧。
优选的是,所述袋子朝向所述翻盖转动打开的外侧设有第一粘贴层,所述翻盖内侧设有第二粘贴层;所述翻盖转动盖设到所述袋子上时,所述第二粘贴层贴紧所述第一粘贴层。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粘贴层面积大于所述第二粘贴层面积。
优选的是,所述袋子开口朝向所述翻盖转动打开的一侧呈下凹状。
优选的是,所述固定部包括用于弹性套接的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以及固定连接到所述第一固定带与所述第二固定带之间的交叉连接带;所述交叉连接带的连接点外侧固定到所述袋子远离所述翻盖转动打开的一侧。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固定带和所述第二固定带分别包括一第一条状带;所述第一条状带第一端外侧设有第三粘贴层,所述第一条状带第二端内侧设有第四粘贴层,所述第三粘贴层与所述第四粘贴层贴紧使所述第一条状带呈环状。
优选的是,所述第三粘贴层面积大于所述第四粘贴层面积。
优选的是,所述固定部包括一第二条状带;所述第二条状带第一端外侧设有相邻的第五粘贴层和第六粘贴层,所述第二条状带第二端设有通孔;所述第二条状带第一端匹配贯穿所述通孔后反折,所述第五粘贴层贴紧第六粘贴层使所述第二条状带呈环状。
优选的是,所述第五粘贴层靠近所述第二条状带的第一端,所述第六粘贴层面积大于所述第五粘贴层面积。
本实用新型使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信鸽定位器的固定装置采用弹性套接于信鸽身上的环状固定部和弹性容纳定位器的装载部,适用于不用尺寸大小的鸽子套接以及不用尺寸的定位器固定,不易掉落;
2)翻盖转动盖设到袋子上时,第二粘贴层贴紧第一粘贴层,以保证容纳定位器的稳定性,定位器不易掉落;
3)袋子开口朝向翻盖转动打开的一侧呈下凹状,便于定位器的取放;
4)固定部包括用于弹性套接的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以及固定连接到第一固定带与第二固定带之间的交叉连接带;第一固定带弹性套接鸽子的头部,交叉连接带弹性背负在鸽子身上,第二固定带弹性套接鸽子的尾部,可以根据鸽子尺寸大小分别微调整第一固定带、第二固定带以及交叉连接带在鸽子身上不同的套接部位,增加鸽子使用时的舒适度,同时也方便拆装;
5)信鸽定位器的固定装置与定位设备是相互独立的两部分结构,可分开使用;在比赛或平时的训练中,用户根据定位需要,在使用时将设备安装在固定装置中,使用完毕后可将定位设备单独取出而不拆卸下固定装置,而固定部和装载部优选采用具有弹性的软质布料,具有重量轻、弹性的特质,不会给鸽子的活动增加负担,这样可以减少安装步骤和时间,方便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信鸽定位器的固定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信鸽套接佩戴实施例1提供的信鸽定位器的固定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信鸽定位器的固定装置的示意图;
图4为信鸽套接佩戴实施例2提供的信鸽定位器的固定装置的示意图;
图中:
10-固定部;11-第一固定带;12-第二固定带;13-交叉连接带;14-第三粘贴层;15-第五粘贴层;16-第六粘贴层;17-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628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收集袋型垃圾桶
- 下一篇:多圈转换模块和编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