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圆盘耙异位同时升降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61898.2 | 申请日: | 2017-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724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孙栋梁;王琳琳;陈小明;陈炫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23/00 | 分类号: | A01B23/00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1120 | 代理人: | 陈英超 |
地址: | 471004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盘 耙异位 同时 升降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领域,涉及一种圆盘耙的调节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具备同时升降圆盘耙前后位置的调节机构,即:一种圆盘耙异位同时升降机构。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圆盘耙是农业生产中传统的翻地农具,是农业机械中必备的农具之一。圆盘耙是根据耙耕工作的原理以成组的凹面圆盘为工作部件,耙片刃口平面同地面垂直并与机组前进方向有一可调节的偏角。拖拉机作业时挂带圆盘耙,普遍用于作物收获后的浅耕灭茬、早春保墒和耕翻后的碎土等作业,也可用作飞机播种后的盖种作业。圆盘耙在拖拉机牵引力和土壤反作用力作用下其耙片滚动前进,圆盘耙的耙片刃口切入土中,将草根和遗留作物的残茬通过耙片刃口切断,并使翻起的土壤沿耙片凹面上升一定高度后翻转落下。圆盘耙在作业过程中能把原先施放在地表的肥料、农药等物料同表层土壤混和。达到疏松土壤掺和肥料、农药等物料,改善土壤质量的目的。按耙组的配置形式可分为单列式、双列对置式和偏置式三种。在工作过程中,需要经常调节圆盘耙前后位置的升降,这是圆盘耙工作时常用的动作。目前,使重物垂直移动的调节方法有很多。然而,在圆盘耙的调节过程中,不仅需要耙组后部耙串的升降移动,同时也需要带动前端牵引架在垂直方向的升降运动。在现有技术中圆盘耙的调节中,大多采用弹簧调平装置。但是,鉴于弹簧本身的特点,这种弹簧调平装置无法做到圆盘耙的前后异位同时升降的调节作业。因此,提供一种刚性异位同时升降的圆盘耙调节装置,它能通过一套动力源及连杆机构实现耙架的前后位置同时升降的功能,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办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圆盘耙前后位置具备同时垂直升降功能的传动机构,即:一种圆盘耙异位同时升降机构。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达到上述目的:一种圆盘耙异位同时升降机构,包括:牵引架焊合件、支撑杆、拉杆、轮轴架、油缸、车轮;支撑杆通过销轴与牵引架焊合件垂直连接,拉杆一端通过销轴与支撑杆相连接,另一端通过销轴与轮轴架相连接,轮轴架上端连接油缸,轮轴架下端连接车轮。
拉杆两端各设置至少一个连接孔。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可达到如下有益效果:本机构通过一套动力源及连杆机构实现耙架的前后位置同时升降的功能。圆盘耙在工作时,在异位同时升降机构的作用下,牵引架焊合件向上顶住拖拉机牵引,将耙架下压,提高了圆盘耙的入土性能。停止工作时,圆盘耙在异位同时升降机构的作用下同时升起,增加了圆盘耙的提起高度。结构紧凑、操作灵便,减轻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圆盘耙异位同时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圆盘耙异位同时升降机构的结构,包括:牵引架焊合件1、支撑杆2、拉杆3;轮轴架4、油缸5、车轮6;其特征在于:支撑杆2通过销轴与牵引架焊合件1垂直连接,拉杆3一端通过销轴与支撑杆2相连接,另一端通过销轴与轮轴架4相连接,轮轴架4上端连接油缸5,轮轴架4下端连接车轮6。
在本实施例中,拉杆3两端各设置四个连接孔A。
工作时,当油缸5伸长时,轮轴架4向下摆动放下车轮6,撑起圆盘耙后端。同时,轮轴架4通过拉杆3推动支撑杆2向前摆动,拖拉机牵引点不动的情况下,牵引架焊合件1绕牵引点逆时针转动顶起圆盘耙前端;相反,当油缸5缩短时,轮轴架4向上摆动提起车轮6,降下圆盘耙后端,同时,轮轴架4通过拉杆3拉动支撑杆2向后摆动,拖拉机牵引点不动的情况下,牵引架焊合件1绕牵引点顺时针转动降下圆盘耙前端。
本实用新型通过一套动力源及连杆机构实现了耙架的前后位置同时升降,这种前后异位同时升降的调节作业可以使得操作者降低了劳动强度,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618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