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有机硅浆渣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61820.0 | 申请日: | 201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231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李建;孙成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鹏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C22B7/00;C22B15/00;C01B33/021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4 | 代理人: | 王书刚 |
地址: | 25001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框压滤机 搅拌反应釜 海绵铜 置换槽 有机硅浆渣处理 回转窑 水解槽 废渣 废水 回转窑焙烧 氯化氢气体 皮带输送机 有机硅浆渣 管道输送 环境效益 氯化亚铁 皮带输送 生产效率 氧化装置 金属铜 零排放 滤液口 硅粉 滤渣 水解 外排 二氧化碳 废气 浓缩 | ||
一种有机硅浆渣处理系统,包括水解槽、搅拌反应釜、板框压滤机、海绵铜置换槽和回转窑,水解槽通过管道与搅拌反应釜连接,搅拌反应釜通过管道和泵与板框压滤机连接,板框压滤机的滤液口通过管道与海绵铜置换槽连接,海绵铜置换槽上连接有氯化亚铁浓缩氧化装置,板框压滤机的滤渣口通过皮带输送机与回转窑连接。该设备采用管道输送和皮带输送,生产效率高,废水和废渣零排放,环境效益显著,而且设备简单,造价低,将有机硅浆渣中的硅和铜合理分离,有效利用水解产生的氯化氢气体,无废水、废渣外排,废气只有回转窑焙烧的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危害降到最低,产品为金属铜和硅粉,是产品可以出售,经济价值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处理有机硅浆渣的设备,属于有机硅浆渣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工业发展,对有机硅单体的需求逐年扩大,产生的污染废物逐年增多。如在甲基氯硅烷生产过程中,采用甲基氯硅烷的高沸点副物对合成的甲基氯硅烷混合物进行湿式除尘,产生了一种酱色的浆状液固混合物。这种混合物主要成分为高沸物,主要由1,2-二甲基四氯二硅烷等组成,并含少量的铜,总铜含量1.5-5%。这种混合物简称有机硅浆渣。
有机硅浆渣因含大量甲基氯硅烷的高沸点副物,遇水产生氯化氢气体而形成酸雾,污染环境。同时有机硅浆渣含铜,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中国专利文献CN2010106071036公开了一种有机硅浆渣处理工艺,用石灰水处理有机硅浆渣,有机硅浆渣水解产生的氯化氢气体和石灰水中和,有效的减少了环境污染。水解后的渣对外销售。这种方法能解决有机硅浆渣遇水水解释放氯化氢气体造成的污染问题,但主要缺点是水解渣和大量的石灰混合在一起,直接出售经济效益很低,并给下一步回收水解渣中的硅和铜增加更多的工序,消耗更多的费用。
CN2011201691564公开了一种有机硅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浆渣专用焚烧设备,其采用焚烧的方法处理有机硅浆渣,能有效回收氯化氢气体,但产物中的硅和铜混合在一起,没有有效的分离。同时在焚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氯化氢气体对设备的腐蚀很大,要求焚烧设备和管路系统的防腐很高,设备的损耗和投资很大,更主要的是产物中的硅和铜没有有效分离,设备投资高,不具有应用和推广意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有机硅浆渣处理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氯化氢得到有效利用、硅和铜有效分离且对设备要求低的有机硅浆渣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有机硅浆渣处理系统,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该系统,包括水解槽、搅拌反应釜、板框压滤机、海绵铜置换槽和回转窑,水解槽通过管道与搅拌反应釜连接,搅拌反应釜通过管道和泵与板框压滤机连接,板框压滤机的滤液口通过管道与海绵铜置换槽连接,海绵铜置换槽上连接有氯化亚铁浓缩氧化装置,板框压滤机的滤渣口通过皮带输送机与回转窑连接。
所述水解槽上部连接有酸雾吸收塔,酸雾吸收塔分别与碱液吸收塔和盐酸储罐连接,用于实现氯化氢回收以及残余氯化氢彻底清除,达到氯化氢气体零排放。所述盐酸储罐与水解槽连接,氯化氢的再利用。
所述回转窑连接有余热回收装置,余热回收装置与所述搅拌反应釜连接。所述余热回收装置与氯化亚铁浓缩氧化装置连接。所述余热回收装置还连接布袋收尘器。余热回收装置将过量的以及未能充分利用的热量充分利用,提高效益。
所述氯化铁浓缩氧化装置为搅拌蒸发釜。
本实用新型采用管道输送和皮带输送,生产效率高,废水和废渣零排放,环境效益显著,而且设备简单,造价低,将有机硅浆渣中的硅和铜合理分离,有效利用水解产生的氯化氢气体,无废水、废渣外排,废气只有回转窑焙烧的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危害降到最低,产品为金属铜和硅粉,是产品可以出售,经济价值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有机硅浆渣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鹏,未经李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618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