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定子压合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60596.3 | 申请日: | 2017-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931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吴李送;陆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百仕自动化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1/00 | 分类号: | B23P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429 | 代理人: | 孔凡亮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定子 压合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合机,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定子压合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定子压合机一般都是半自动设置,部分工序需要人手操作,导致人力资源投入大,而且生产效率较低,不能满足生产需求;此外,也有全自动的定子压合机,但其设置方式一般都是线性设置,即以流水性的形式设置,该结构占据较大的空间,空间利用率低。因此,有必要做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全自动化、生产效率高、占据空间小、操作简单快捷的自动定子压合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动定子压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机座上设置有副定子上料系统、主定子上料系统、主副定子压合系统、线圈检测系统和成品下料系统;机座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各系统工作与否的控制电路板;机座设有工作区,且工作区上设置有可旋转的工序盘,所述副定子上料系统、主定子上料系统、主副定子压合系统、线圈检测系统和成品下料系统分别以工序盘为中心依次环形布置;所述工序盘上环形设置有若干工位,各工位随工序盘旋转,并依次与副定子上料系统、主定子上料系统、主副定子压合系统、线圈检测系统和成品下料系统对应;各系统互不干涉,且同时或独立工作。
所述副定子上料系统包括用于输送副定子的第一输送机构和用于把副定子压在对应工位的线架上的第一上料装置;第一输送机构的送料方式为输送带送料;第一上料装置包括用于取放副定子和移动的第一夹持机构,第一夹持机构通过相应的驱动单元获得取放和移动动力。
所述主定子上料系统包括用于输送主定子的第二输送机构和用于把主定子放在对应工位上的第二上料装置;第二输送机构的送料方式为输送带送料;第二上料装置包括用于取放主定子和移动的第二夹持机构、第二夹持机构通过相应的驱动单元获得夹持和移动动力。
所述主副定子压合系统包括用于压合副定子和主定子的压合模具、为压合提供动力的压合气缸和用于升降对应工位的升降机构,升降机构通过相应的驱动单元获得升降动力。
所述线圈检测系统包括用于检测副定子线圈是否烧坏的线圈检测机构,线圈检测机构通过相应的驱动单元驱动移动。
所述成品下料系统包括用于取放成品和移动的下料夹持机构,及用于输送成品下料的下料输送机构;下料输送机构的送料方式为输送带送料;下料夹持机构通过相应的驱动单元获得取放和移动动力。
本结构还包括用于检测副定子是否放置到位的副定位检测系统和用于检测主定子是否装配到位的主定位检测系统,副定位检测系统设置于副定子上料系统与主定子上料系统之间,主定位检测系统设置于主定子上料系统与主副定子压合系统之间。
本结构还包括用于清洁工位夹具的清洁系统,清洁系统设置于成品下料系统下工序位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与有益效果:
1.完成定子压合的各系统绕工序盘环形布置,通过旋转工序盘使工序盘上的各工位依次与各系统对应,使不同工位的半成品可同时加工或单独加工,工序盘每转一周即可完成整个定子压合加工工序并得到一成品,实现全自动化操作,且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2.各系统以工序盘为中心环形布置,使定子压和机结构紧凑,占据空间更小,空间利用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又一方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局部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百仕自动化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百仕自动化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605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火保温板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铺设在地面上的节能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