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光路转换载物台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59975.0 | 申请日: | 2017-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76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涂德华;张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
主分类号: | G02B7/00 | 分类号: | G02B7/00;G02B7/18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63105 福建省漳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转换 载物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光路转换载物台。
背景技术
现行光学测量仪器或显微镜的测量、观察光路一般与载物台垂直。被测量物体放置在载物台后,光学测量仪器或显微镜只能测量、观察到与载物台平行的表面(上表面或下表面)。
光学测量仪器或显微镜在测量或观察有相对位置度要求的物体时,即为要测量或观察与载物台平行的上下表面,又要测量或观察与载物台不平行的前后侧面,这时要想完成这一任务就需要通过翻转物体或增加摄像设备或另一套光路来实现,前者存在二次调试误差,观察和测量不准确,同时增加了测量、观察的时间成本。后二者虽然避免了二次调试误差,但又大幅度的增加了仪器成本投入。 以上现状均给光学仪器使用厂家的测量或观察物体带来诸多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光路转换载物台,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可以不用翻转物体或增加摄像设备,就可实现交替或同时测量或观察物体的上下表面和前后侧面。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便携式光路转换载物台,包括一用于置放被测物件的置物台,所述置物台上设置有用于改变物镜系统成像光路方向的光路转换器。
进一步地,所述光路转换器包括设置于置物台后侧的棱镜座,所述棱镜座上设置有用于改变物镜系统在观测置放于置物台前侧的被测物件时的成像光路方向的透明棱镜。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棱镜为单一棱镜或为棱镜胶合组。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棱镜为设置于棱镜座上且由两个底面相胶合并形成截面为矩形的棱镜组成,所述棱镜座上横向设置有用于固定透明棱镜的滑槽。
进一步地,所述棱镜座的前侧面设置有斜面,所述透明棱镜为反光面与斜面相贴合的三角棱镜,所述棱镜座的两侧部还分别设置有向上凸起用于三角棱镜限位的凸部。
进一步地,所述棱镜座上位于斜面的上侧设置有用于卡住三角棱镜棱边的卡槽,棱镜座上位于斜面的下侧设置有用于支撑三角棱镜棱边的横向沟槽。
进一步地,所述斜面与置物台的夹角为45°,所述三角棱镜为横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棱镜。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该便携式光路转换载物台不仅结构简单,成本低,使光学测量仪器或显微镜使用厂家摆脱二次定位,设备成本投入多的问题。被测量或观察物体只需安装在便携式光路转换载物台上后,可以不用翻转物体或增加摄像设备,就可实现交替或同时测量或观察物体的上下表面和前后侧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物体正面观察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物体侧面观察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置物台20-棱镜座21-凸部22-卡槽23-横向沟槽30-三角棱镜31-反光面35-全反射棱镜。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
一种便携式光路转换载物台,包括一用于置放被测物件的置物台10,所述置物台上设置有用于改变物镜系统成像光路方向的光路转换器,通过使物镜系统成像光路的光线方向从垂直置物台的方向改为与置物台不垂直的方向,从而更好的观测被测物件。
本实施例中,所述光路转换器包括设置于置物台后侧的棱镜座20,所述棱镜座上设置有用于改变物镜系统在观测置放于置物台前侧的被测物件时的成像光路方向的透明棱镜,所述透明棱镜包括并不限于玻璃、液体、各种晶体、塑料等。
本实施例中,所述透明棱镜为单一棱镜或为棱镜胶合组,以便根据被测物件有相对交角的两被测面的角度关系进行更换变化。因棱镜的选用与组合是根据被测两面的相对角度设计的,与反光面倾角无关,有些棱镜有多个反光面,需进行多次光路变换,只要最终光路是与被测面垂直即可。
本实施例中,所述棱镜座与置物台可拆连接,以便根据被测物件更换棱镜与配套棱镜座,所述透明棱镜与棱镜座可拆连接,以便透明棱镜的安装。
具体实施例一,参考图1至图3,棱镜座20为前侧面设置有斜面的安装座体,所述透明棱镜为反光面31与斜面相贴合的三角棱镜30,所述棱镜座的两侧部还分别设置有向上凸起用于三角棱镜限位的凸部21,棱镜座上位于斜面的下侧设置有用于卡住三角棱镜棱边的卡槽22,棱镜座上位于斜面的上侧设置有用于支撑三角棱镜棱边的横向沟槽23,从而通过与凸部等配合完成三角棱镜的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未经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599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