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用途精密输液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59497.3 | 申请日: | 201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528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郝培;巫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A61M5/16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31 | 代理人: | 李宏伟 |
地址: | 710061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用途 精密 输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多用途精密输液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医疗质量的提高,静脉输液微粒污染愈受重视,精密输液器逐步替代普通输液器。目前精密输液器的滤膜孔径主要有5微米、3微米、2微米、1.2微米等,可以根据临床需要选择。
当临床患者输入如兰索拉唑等小颗粒药液时,便需要使用1.2微米精密输液器,当患者输液完后,需要更换为大颗粒药液,如甘露醇、脂肪乳、中成药制剂等,便需要使用5微米的精密输液器,即医护人员需要频繁更换输液器,而这样不仅极大的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还易导致污染几率的上升,给患者输液带来隐患。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多用途精密输液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多用途精密输液器,来解决目前传统的精密输液器,因结构简单,不具备两种精密输液器快速切换功能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多用途精密输液器,包括输液滴壶、连接管、壳体、滑板、流液孔、螺纹套、螺杆、转动板、第一红外线发射端、第一红外线接收端、第二红外线发射端、第二红外线接收端、第一提示灯、第二提示灯、第一分支管、第一精密过滤器、第二分支管、第二精密过滤器、Y型管,所述的连接管位于输液滴壶底部,所述的连接管与输液滴壶螺纹相连,所述的壳体位于连接管底部,所述的壳体与连接管螺纹相连,所述的滑板位于壳体内部,所述的滑板与壳体滑动相连,所述的流液孔位于滑板内部中端,所述的流液孔为通孔,所述的螺纹套贯穿壳体内部左侧,所述的螺纹套与壳体一体相连,所述的螺杆贯穿螺纹套,所述的螺杆与螺纹套螺纹相连,所述的转动板位于螺杆右侧,所述的转动板与螺杆一体相连,且所述的转动板与滑板转动相连,所述的第一红外线发射端贯穿壳体内部左侧顶端,所述的第一红外线发射端与壳体胶水相连,所述的第一红外线接收端贯穿壳体内部左侧底端,所述的第一红外线接收端与壳体胶水相连,所述的第二红外线发射端贯穿壳体内部右侧顶端,所述的第二红外线发射端与壳体胶水相连,所述的第二红外线接收端贯穿壳体内部右侧底端,所述的第二红外线接收端与壳体胶水相连,所述的第一提示灯位于壳体前端左侧,所述的第一提示灯与壳体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提示灯位于壳体前端右侧,所述的第二提示灯与壳体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分支管位于壳体底部左侧,所述的第一分支管与壳体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精密过滤器位于第一分支管底部,所述的第一精密过滤器与第一分支管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分支管位于壳体底部右侧,所述的第二分支管与壳体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精密过滤器位于第二分支管底部,所述的第二精密过滤器与第二分支管螺纹相连,所述的Y型管位于第一精密过滤器和第二精密过滤器底部,所述的Y型管分别与第一精密过滤器和第二精密过滤器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连接管外壁还设有输液夹,所述的输液夹与连接管活动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壳体前端中间还设有蓄电池,所述的蓄电池与壳体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Y型管上端左右两侧还设有流量调节阀,所述的流量调节阀与Y型管滑动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Y型管中端左右两侧还设有单向阀,所述的单向阀与Y型管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Y型管底部还设有连接头,所述的连接头与Y型管一体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壳体前端中间还设有开关,所述的开关与壳体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精密过滤器规格为1.2μm滤膜孔径。
进一步,所述的第二精密过滤器规格为5μm滤膜孔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未经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594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输液护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改良式多功能输液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