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数控加工中心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59356.1 | 申请日: | 201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933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麦庆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泽固精密五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1/10 | 分类号: | B23Q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控加工中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加工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数控加工中心。
背景技术
在数控加工中心加工机械工件过程中,摩擦等原因会产生大量热量,从而出现热误差。热误差在精密数控加工中心总误差中占较大比例,目前常采用的减少热误差影响的方法是建立数学模型对热误差进行补偿。
人们通常采用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等方法进行热误差建模,这些方法中将热误差作为因变量,将各个温度敏感点温度值作为自变量来建立热误差补偿模型,因为热误差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较大,常将环境温度纳入建模来保证模型精度,不过由于环境温度变化范围较广、机床环境温度无法控制、热误差测量实验成本高等原因,充分采集不同环境温度下的热误差数据很难实现,传统方法很难满足热误差模型的稳健性要求,这成为制约热误差补偿技术实施的瓶颈之一。但是如果在数控加工中心在工作期间,一方面采取一定的温控方式尽可能维持,操作温度的恒定,另一方面通过合适的温度反馈机制,对控制加工设备进行反馈,并进行微调补偿,二者协同作用,可以降低热误差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数控加工中心,包括前基座,后基座,水平车体,操作台,控制面板,数控立柜,刀头室,精密机械刀臂,电源箱,和温差模拟仓,所述前基座的上面与所述水平车体相连,所述水平车体的上表面固定所述操作台,所述数控立柜固定在所述后基座上,所述数控立柜的侧面固定着控制面板,所述操作台的一侧固定有一刀臂基座,所述精密机械刀臂固定在刀臂基座上,所述操作台能够连同固定在其上的加工原料进行竖直轴向的旋转,所述操作台上表面水平且设有一箍料用的锁料夹臂,所述锁料夹臂两端均连接有扭力节,所述扭力节连接有扭力轴,所述扭力轴可以竖直向上探出操作台一定高度且可以机械传动锁料夹臂连同固定的加工原料进行水平轴向旋转,所述精密机械刀臂的头部固定有一筒状的冷却罩,所述冷却罩靠近精密机械刀臂的刀尖的一侧设有多个温度采集器,所述冷却罩内设有多个气喷嘴,所述精密机械刀臂的上部连接所述刀头室,所述数控立柜和刀头室之间固定着所述温差模拟仓,所述温差模拟仓下为所述电源箱。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温差模拟仓内部放置有热用模拟用的加工原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温差模拟仓可以根据温度采集器的数据进行仓内温度的同步模拟调整。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数控立柜根据温差模拟仓内加工原料的物理属性变化对精密机械刀臂进行微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数控加工中心设计方案,增加了冷却罩可以对切割的原料进行降温和温度采集,通过温差模拟仓的设计可以模拟原料在切割摩擦升温过程物理性质的变化,进而反馈至数控立柜,数控立柜根据原料外形变化的计算温度相关的膨胀系数并根据数值大小对精密机械刀臂的设定进行微调,减小了切割产热导致原料形变而导致切割点失准,切割毛刺现象的发生,操作台上的锁料夹臂,扭力节和扭力轴的传动设计,可以实现原料前后左右上下的翻转,将原需要多次手动翻转,多次切割的流程,压缩成一次性切割流程,减少人力操作,提高切割效率,提高操作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基座;2-后基座;3-水平车体;4-操作台;5-控制面板;6-数控立柜;7-数控立柜;8-精密机械刀臂;9-电源箱;10-温差模拟仓;11-温差模拟仓;12-锁料夹臂;13-扭力节;14-扭力轴;15-冷却罩;16-温度采集器;17-气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泽固精密五金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泽固精密五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593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酰化的GLP-1衍生物
- 下一篇:一种棘球蚴病诊断抗原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