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碳纤维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59344.9 | 申请日: | 201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983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操发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欣源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S3/00 | 分类号: | F16S3/00;F16L9/14;F16L5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纤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碳纤维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碳纤维管。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下,碳纤维材料已经被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尤其是碳纤维材料制成的管材,其具有结实耐用、弹性好、韧性佳的特点,普遍应用于钓鱼竿、摄影器材等领域。
但是目前的碳纤维管,其制作多采用多层碳纤维层相互包覆形成,其强度性能并不是很高,在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方面均有待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碳纤维管,其最内层为碳纳米管,所述碳纳米管的外表面包覆一层聚苯硫醚树脂层,所述聚苯硫醚树脂层的外表面连接有聚丙烯腈导电纤维层,所述聚丙烯腈导电纤维层外表面连接有ABS树脂层,所述聚丙烯腈导电纤维层与聚苯硫醚树脂层之间设有第一PTFE绝缘层,所述聚丙烯腈导电纤维层与ABS树脂层之间设有第二PTFE绝缘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PTFE绝缘层和第二PTFE绝缘层均采用双层聚四氟乙烯绝缘材料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碳纳米管外层包覆一层聚苯硫醚树脂层,聚苯硫醚材料具有机械强度高、耐高温、耐化学药品性、难燃、热稳定性好、电性能优良等优点,并且结合第一PTFE绝缘层和第二PTFE绝缘层,设置聚丙烯腈导电纤维层不仅具有导电性和抗静电性,而且具有良好的耐光、耐候、耐热及耐辐射性,整个碳纤维管各项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均有较高的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碳纳米管;2-聚苯硫醚树脂层;3-聚丙烯腈导电纤维层;4-ABS树脂层;5-第一PTFE绝缘层;6-第二PTFE绝缘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碳纤维管,其最内层为碳纳米管1,所述碳纳米管1的外表面包覆一层聚苯硫醚树脂层2,所述聚苯硫醚树脂层2的外表面连接有聚丙烯腈导电纤维层3,所述聚丙烯腈导电纤维层3外表面连接有ABS树脂层4,所述聚丙烯腈导电纤维层3与聚苯硫醚树脂层2之间设有第一PTFE绝缘层5,所述聚丙烯腈导电纤维层3与ABS树脂层4之间设有第二PTFE绝缘层6,所述第一PTFE绝缘层5和第二PTFE绝缘层6均采用双层聚四氟乙烯绝缘材料结构。
聚苯硫醚树脂层:聚苯硫醚英文简写为PPS,是一种新型高性能热塑性树脂,具有机械强度高、耐高温、耐化学药品性、难燃、热稳定性好、电性能优良等优点。在电子、汽车、机械及化工领域均有广泛应用;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热变形温度一般大于260度,可在180~220℃温度范围使用,PPS是工程塑料中耐热性最好的品种之一;耐腐蚀性接近四氟乙烯,抗化学性仅次于聚四氟乙烯;电性能优异;机械性能优异;阻燃性能好。
聚丙烯腈导电纤维层:碳纳米管的加入使得聚丙烯腈纤维的拉伸强度、储能模量和玻璃化转变温度提高,断裂伸长率下降。
具体使用方式及优点:
本实用新型在碳纳米管外层包覆一层聚苯硫醚树脂层,聚苯硫醚材料具有机械强度高、耐高温、耐化学药品性、难燃、热稳定性好、电性能优良等优点,并且结合第一PTFE绝缘层和第二PTFE绝缘层,设置聚丙烯腈导电纤维层不仅具有导电性和抗静电性,而且具有良好的耐光、耐候、耐热及耐辐射性,整个碳纤维管各项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均有较高的提升。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欣源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欣源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593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碳纤维异型材
- 下一篇:改型智能型土壤湿度报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