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产塑料编织袋使用的拉丝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59285.5 | 申请日: | 201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653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陈银宝;范洪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穴市恒龙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3/24 | 分类号: | B29C43/24;B29C43/32;B29C43/52;B29C43/34;B26D1/15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31 | 代理人: | 郭云梅 |
地址: | 4354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塑料 编织袋 使用 拉丝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编织袋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产塑料编织袋使用的拉丝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的塑料编织袋行业迅猛发展,随着市场对于人们日新月异的精神文化和绿色环保的需求,对产品包装的要求不断提高,对产品进行包装可以保护商品,免受日晒、风吹、雨淋、灰尘沾染等自然因素的侵袭,同时还可以美化商品、吸引顾客,有利于促销,在塑料编织袋的制作过程中,往往需要先将配料熔炼拉伸成扁丝,再制造成袋,目前现有的拉丝机加热原料速度相对较慢,效率低,并且液态塑料配料降温时成本较高,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生产塑料编织袋使用的拉丝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塑料编织袋使用的拉丝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加热原料速度相对较慢,效率低,并且液态塑料配料降温时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产塑料编织袋使用的拉丝机,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机箱的内腔顶部设置有熔炼腔,所述熔炼腔的内腔设置有搅拌杆,且搅拌杆的左端贯穿熔炼腔、机箱的左壁,所述机箱的左侧设置有减速电机,且减速电机左侧的动力输出端与搅拌杆的左端连接,所述熔炼腔的内腔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电加热块,所述熔炼腔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筒,所述出料筒的内腔顶部设置有电磁阀,所述出料筒的内腔左侧设置有第一挤压轮,所述出料筒的内腔右侧设置有与第一挤压轮相适配的第二挤压轮,所述机箱的左侧设置有进水口,且进水口位于熔炼腔的下端,所述机箱的右侧底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机箱的内腔底部设置有与出料筒相适配的倾斜传送带,且倾斜传送带的右端贯穿机箱的左壁,所述倾斜传送带的右端通过固定架与机箱的右壁连接,所述机箱的右侧设置有圆形切割刀片,且圆形切割刀片位于倾斜传送带右端的底部,所述机箱的右侧设置有收卷轮,所述第一挤压轮、第二挤压轮、倾斜传送带、圆形切割刀片和收卷轮均通过电机带动。
优选的,所述搅拌杆表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匀设置有搅拌叶片。
优选的,所述倾斜传送带的外壁均匀设置有防滑块。
优选的,所述倾斜传送带的倾斜角度为四十五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搅拌杆和电加热块的设置,可以加速塑料原料的融合,缩短融合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通过进水口的设置,可以对机箱内腔底部注水,使液态塑料原料迅速降温成为固体平面薄膜,简单实用,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倾斜传送带的设置,可以迅速的将固体平面薄膜带出,使塑料编织袋的生产形成机械化,降低人工劳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箱、2进料口、3熔炼腔、4搅拌杆、5减速电机、6电加热块、7出料筒、8电磁阀、9第一挤压轮、10第二挤压轮、11进水口、12出水口、13倾斜传送带、14圆形切割刀片、15收卷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生产塑料编织袋使用的拉丝机,包括机箱1,机箱1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2,机箱1的内腔顶部设置有熔炼腔3,熔炼腔3的内腔设置有搅拌杆4,且搅拌杆4的左端贯穿熔炼腔3、机箱1的左壁,机箱1的左侧设置有减速电机5,且减速电机5左侧的动力输出端与搅拌杆4的左端连接,熔炼腔3的内腔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电加热块6,熔炼腔3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筒7,出料筒7的内腔顶部设置有电磁阀8,出料筒7的内腔左侧设置有第一挤压轮9,出料筒7的内腔右侧设置有与第一挤压轮9相适配的第二挤压轮10,机箱1的左侧设置有进水口11,且进水口11位于熔炼腔3的下端,机箱1的右侧底部设置有出水口12,机箱1的内腔底部设置有与出料筒7相适配的倾斜传送带13,且倾斜传送带13的右端贯穿机箱1的左壁,倾斜传送带13的右端通过固定架与机箱1的右壁连接,机箱1的右侧设置有圆形切割刀片14,且圆形切割刀片14位于倾斜传送带13右端的底部,机箱1的右侧设置有收卷轮15,第一挤压轮9、第二挤压轮10、倾斜传送带13、圆形切割刀片14和收卷轮15均通过电机带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穴市恒龙塑业有限公司,未经武穴市恒龙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592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