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空玻璃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58683.5 | 申请日: | 201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075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马玉林;屈明东;郭振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磁林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3/677 | 分类号: | E06B3/677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61211 | 代理人: | 赵逸宸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空玻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空玻璃。
背景技术
在中空玻璃的制造过程中,一是由于制造环境内的空气中含有一定水蒸气;二是在中空玻璃制作完成后,气体及水蒸气可以通过粘接型材与玻璃的胶进入内腔,从而使密封后中空玻璃内部残留气体及水蒸气。
当环境温度降低时,中空玻璃内部水蒸气会凝结成水,并在玻璃内表面形成水雾且无法排出,即使加入干燥剂,干燥剂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达到吸水饱和状态,依然无法有效解决中空玻璃腔体内的起雾甚至结露问题。
同时,对于中空玻璃内部的密封腔体而言,其内部密封的空气随着温度的变化而产生体积变化,从而可能会使腔体发生变形甚至损坏。
CN200420116007.1提供了一种中空、真空复合平板玻璃,其采用了增加和吸湿剂隔条对中空层(由玻璃面板(B1)和(A)通过连接物质(P1)和吸湿剂隔条(S)直接连接并形成)内的水蒸气进行吸附,但当该中空玻璃面积足够大时,吸湿剂隔条依然无法有效解决水雾的问题。
CN201210339087.6提供了一种复合真空玻璃,虽然其采用了在上层平板玻璃和下层平板玻璃之间均匀排列有若干个支撑柱,并将连接件与上层平板玻璃、钢化玻璃之间分别用光敏胶粘接在一起,但其仍然无法避免在制造过程中,空气中水蒸气进入玻璃内部的问题,依然会产生水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空玻璃,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方案无法有效解决中空玻璃中易产生水雾,且易发生变形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于:
首先,使中空玻璃原密封的内部腔体与外界连通;
其次,用于连通所形成的通道应不产生视觉影响;
再次,用于连通所形成的通道应尽可能避免外部灰尘及杂质进入中空玻璃。
具体方案是在构成中空玻璃密封腔体的底部开设透气孔;透气孔用于将中空玻璃的密封腔体与外部空间连通。
优选的,透气孔的直径为1.5mm~7.5mm。
优选的,当构成中空玻璃密封腔体的底部为多层结构时,各层上设置的透气孔无交集。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中空玻璃的底部开设小孔,避免了中空玻璃内部形成水雾,平衡压力。
附图说明
图1安装状态下型材上开孔;
图2安装状态下型材上开孔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明细如下:1-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中空玻璃开设的孔在安装位置的最低位。当温度升高时,内部膨胀,水蒸气的分子量相对其他气体分子量较大,则通过孔优先排出水蒸气,同时降低腔体内的压力。当温度降低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水可以直接从下方的孔排出。
而且,当中空玻璃内部压力小于外部压力时,从孔进入的是自然空气。经过这种反复的过程,中空玻璃内部的水蒸气会越来越少。一个中空玻璃上只开一个小孔,因此是盲孔,空气不能形成对流。所以,中空玻璃内部将不会形成水雾。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述:
现有技术一:
选取2000mm×1900mm×140mm规格的中空玻璃,直接封装不开设透气孔。在温差较大的天气使用时,玻璃内表面局部出现水雾并凝结灰尘颗粒,且发生较为严重的形变,无法处理。
现有技术二:
选取2000mm×1900mm×140mm规格的中空玻璃,在构成中空玻璃的侧面开设透气孔,即玻璃高度方向偏下位置处,即距离底部型材100mm处,透气孔直径为5mm。长期使用后,未发生形变,但开孔侧的玻璃内表面靠近小孔处出现放射状灰尘及水雾,难以清理。
实施例一:
选取2000mm×1900mm×140mm规格的中空玻璃,在用于固定中空玻璃的底部型材上开设透气孔,透气孔为半圆形状,直径为10mm。由于孔径较大, 在开孔处出现了极少量灰尘颗粒,但效果显著优于现有技术一、二。
实施例二:
选取2100mm×2000mm×150mm规格的中空玻璃,在用于固定中空玻璃的底部型材上开设透气孔,透气孔为半圆形状,直径为5mm。长期使用后,玻璃内表面并未出现灰尘及水雾;使用时间超过1年时,透气孔边缘处未出现细纹,但周围边缘出现极小量不明显的灰尘颗粒,效果优于实施例一。
实施例三:
选取1600mm×1400mm×120mm规格的中空玻璃,在用于固定中空玻璃的两层底部型材上均开设透气孔,透气孔为圆形,直径为5mm,两个透气孔之间无交集,但形成空气流道。长期使用后,玻璃内表面并未出现灰尘及水雾;使用时间超过1年时,周围边缘未出现任何灰尘颗粒及水雾,效果十分明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磁林电气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磁林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586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铝塑铝窗型材
- 下一篇:铁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6B 在建筑物、车辆、围栏或类似围绕物的开口处用的固定式或移动式闭合装置,例如,门、窗、遮帘、栅门
E06B3-00 用于闭合开口的窗扇、门扇或类似构件;固定或活动式闭合器件的布置,例如窗户;用来安装翼扇框的刚性配置的外框
E06B3-01 .用于飞机库或其他厅堂建筑中的可拆卸或消除的墙,例如,供飞机用的
E06B3-02 .全玻璃制翼扇
E06B3-04 .不以移动方式为特征的翼扇框架
E06B3-30 .覆盖物,例如,为了防御气候变化,或装饰需要
E06B3-32 .以移动方式为特征的翼扇的布置;活动式翼扇在开口处的布置;仅和翼扇移动方式有关的翼扇或框架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