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高投料量的增大异形坩埚防护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56883.7 | 申请日: | 201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886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发明(设计)人: | 司荣进;路景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美科硅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4/10 | 分类号: | F27B14/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58 | 代理人: | 陈丽君 |
地址: | 212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投料 增大 异形 坩埚 防护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异形坩埚防护组件,特别涉及一种提高投料量的增大异形坩埚防护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G6坩埚护板有1075*1075~1092*1092规格的,护板为直角正方形结构,护板的固定螺母为外露式,由于外露式的螺母结构的特点,在使用时,容易剐蹭到隔热笼,因此影响内部保温,不利于安全生产。
现有G6坩埚底板为正方形结构,尺寸在1110-1120,盖板为方形结构,中间有一热扇热圆孔。现有G6坩埚护板组合起来能够容纳的坩埚尺寸在1045-1060之间,其能够容纳的坩埚尺寸较小,不能很好的满足工作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投料量的增大异形坩埚防护组件,通过改进坩埚护板、底板、盖板以及连接螺母的结构,提高安全性能,且能够容纳较大体积的坩埚,提高使用性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提高投料量的增大异形坩埚防护组件,包括由等静压石墨构成的侧护板、由等静压石墨构成的角护板、由等静压石墨构成的底板和碳纤维构成的盖板,其中,所述盖板四角设有倒角,所述盖板上设有散热通孔和固定孔,所述散热通孔为圆形通孔,数量为一个,设置在所述盖板中心位置;所述固定孔为腰形孔,数量为8个,其中四个均匀分布在所述盖板四周,另四个分布在盖板倒角上;
所述侧护板数量为四个,所述侧护板连接于所述盖板底部四周,所述护板呈方形板体结构,所述护板两侧各设有一个固定折边;每个所述固定折边上设置有四个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孔在固定折边上自上而下呈均匀分布;所述侧护板顶部中心位置设置有一个内螺纹孔;所述侧护板底部设置有溢流孔,所述溢流孔数量为4个,呈半圆形通孔结构,所述溢流孔均匀分布于所述侧护板底部;
所述角护板数量为四个,所述角护板连接于所述盖板倒角底部,所述角护板两侧设置有拐角折边,所述拐角折边与所述角护板呈一体式结构,所述拐角折边在所述角护板两侧呈对称分布;所述拐角折边与所述角护板所成夹角A为135度,所述拐角折边上设置有第二螺孔,所述第二螺孔由圆形沉孔和通孔组成,所述每个拐角折边上的第二螺孔数量为4个,在拐角折边上自上而下呈均匀分布;所述角侧护板顶部中心位置设置有一个内螺纹孔;
所述底板四角设有倒角,所述底板形状大小与所述盖板相对应;
所述角护板与侧护板通过固定折边与拐角折边相重合,使得第一螺孔与第二螺孔相重合,采用固定螺杆和固定螺母进行固定,所述固定螺母安装在所述侧护板内侧以及角护板圆形沉孔内,所述固定螺栓穿过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
所述角护板、侧护板通过顶部的内螺纹孔与盖板上的固定孔配合,并使用T型螺杆进行固定连接。
上述一种提高投料量的增大异形坩埚防护组件,其中,所述固定螺母为异形螺母,其两侧呈平面设置。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使用时,将盖板、侧护板、角护板置于底板上即可,采用特殊的角护板与侧护板结构,通过角护板的拐角折边与侧护板的固定折边重合双重设计,加强了连接性能与承载性能,较现有G6结构相比,在其800-860公斤装载量的基础上,提升到900-1200公斤的,产能提升12.5%~40%。高效比例提升0.08~-0.1%。
特殊的角护板沉孔设计,相较于传统的设计,使得坩埚护板固定螺母隐藏在沉孔中,增加了护板与隔热笼保温的安全距离,避免了剐蹭的情况,实现生产。且固定螺母采用两边削平的设计,方便在角护板沉孔中可以手动旋转,安装简单方便。
使用特殊设计的不规则的坩埚盖板配合坩埚护板结构能够容纳更大的石英坩埚,能够使用1060~1206之间的坩埚,提高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示。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护板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护板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角护板俯视局部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角护板X向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螺母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螺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美科硅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美科硅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568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材熔化炉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玻璃加热节能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