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聚氨酯封边彩钢复合板复合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56018.2 | 申请日: | 2017-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90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志国 |
主分类号: | B29C44/12 | 分类号: | B29C44/12;B29C44/34;B29K7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2156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氨酯 封边彩钢 复合板 复合 成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聚氨酯彩钢复合板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氨酯封边彩钢复合板复合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彩钢复合板是做简洁板房和钢结构连体的一种建材,是一种将彩色涂层钢板或其它面板及底板与保温芯材通过粘结剂(或发泡)复合而成的保温复合维护板材,复合方法通常使用轧制复合等方法。
现有的用于轧制彩钢复合板的设备包括设置在复合板上下方向的压紧装置以及设置在复合板两侧的封边装置,压紧装置采用履带式压紧,其在压紧的过程中存在多边形效应,运行不稳定,复合板受力不均匀,有的位置压紧,而有的位置不能压紧,影响成型效果;封边装置采用链条带动封边模块的形式,其与压紧装置分别使用两套驱动系统,不仅费电,而且在行进的过程中很难保证二者的同步运行,封边效果差;由于复合板的厚度、封边形状等均不同,其在更换模具的时候非常费力,由于封边模块基本为上千块,通常一组模具需要2个人用一天来完成,非常费时费力,影响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聚氨酯封边彩钢复合板复合成型装置,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聚氨酯封边彩钢复合板复合成型装置,包括发泡装置以及复合成型装置,所述复合成型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输送并且压紧彩钢复合板 的复合机构,所述机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将彩钢复合板进行封边的封边机构;所述封边机构为从动机构;
所述复合机构包括若干下复合辊以及若干与所述下复合辊位置对应的上复合辊;
所述下复合辊连接有下复合辊驱动机构;
所述上复合辊连接有上复合辊驱动机构。
进一步,所述下复合辊的一端设置有第一从动锥齿轮,所述下复合辊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与第一驱动电机相连的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上设置有若干个分别与所述第一从动锥齿轮啮合用于实现若干个所述下复合辊同步转动的第一主动锥齿轮。
进一步,所述上复合辊的一端设置有第二从动锥齿轮,所述上复合辊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电机和与第二驱动电机相连的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上设置有若干个分别与所述第二从动锥齿轮啮合用于实现若干个所述上复合辊同步转动的第二主动锥齿轮。
进一步,所述封边机构包括模具橡胶带、导向轮以及用于调整所述模具橡胶带张紧度的调整机构;所述导向轮设置在所述机架上。
进一步,所述调整机构包括张紧轮、移动板以及丝杠,所述张紧轮铰接在所述移动板上,所述丝杠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丝杠与所述移动板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丝杠的一端设置有调整手柄。
进一步,所述模具橡胶带的运动轨迹上设置有若干侧托辊以及下托辊。
进一步,所述模具橡胶带为拼接式结构。
进一步,所述机架的上方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上复合辊上下移动的升降驱动机构。
进一步,所述上复合辊设置在移动架上,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螺杆以及驱动螺杆转动的第三驱动电机,所述螺杆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所述螺杆与所述移动架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机架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导向柱,所述移动架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柱相适配的导向孔。
进一步,所述螺杆设置有至少两处,螺杆的上端设置有第三从动锥齿轮,所述第三驱动电机连接有第三转杆,第三转杆上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三从动锥齿轮啮合用于实现多个所述螺杆同步转动的第三主动锥齿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压紧装置设置成上、下复合辊的形式,保证彩钢复合板的受力均匀,成型效果好;若干下复合辊、上复合辊分别通过第一转杆、第二转杆同步带动,保证运行的同步性,同时节省了大量的电能,降低了生产成本;上、下复合辊之间的间距通过升降驱动机构可以快速的进行调节,非常省力;模具橡胶带采用从动的设置方式,其在复合板的带动下进行运转,无需设置单独的驱动装置,不仅节省了大量的电能,而且保证了封边机构与复合机构的同步运行,提高了封边质量;模具橡胶带采用拼接式结构,其通过导向轮、调整机构设置在机架的两侧,安装、拆卸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调整机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志国,未经张志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560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