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密炼机的预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55021.2 | 申请日: | 201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232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汪必宽;丁小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立信橡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7/82 | 分类号: | B29B7/82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46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242000 安徽省宣城市宣***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密炼机 预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密炼机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密炼机的预热装置。
背景技术
密炼机主要用于橡胶的塑炼和混炼,密炼机中设有一对特定形状并相对回转的转子,在可调温度和压力的密闭状态下间隙性地对聚合物材料进行塑炼和混炼。密炼机主要由密炼室、转子、转子密封装置、加料压料装置、卸料装置、传动装置及机座等部分组成。在现有技术的预热工作中,通常采用向转子内注入油料的方式以进行密炼机的预热工作,该方式虽然操作方便但存在对密炼室预热不均匀、预热效果差的问题。
专利公告号为CN 204566443U、公告日为2015.08.19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橡胶密炼机油预热装置,包括缓冲池,缓冲池内部设置蒸汽加热盘管,缓冲池一侧设置若干出油口,每个出油口通过金属软管连接一个可与密炼机的注油口相连的定量加油枪。
但是该实用新型中存在预热不均匀、效果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密炼机的预热装置,其能通过在密炼室壁上设置加热块的方式,完成对整个密炼室均匀充分的预热加热工作,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有效,加热均匀、效果好,方便安装调节以及不影响密炼室封闭性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密炼机的预热装置,包括设置在密炼室壁上的加热块、设置在所述密炼室壁上用于固定并调节所述加热块与所述密炼室壁侧面之间距离的限位固定柱以及设置在所述加热块上并穿过所述密炼室壁的调节杆,所述加热块内设有加热丝,所述加热丝通过通电导线与外部电源相连。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加热块包括加热块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加热块主体上用于设置所述调节杆的调节杆安装平面,所述加热块为弧形加热块,所述加热块设置在加热块安装槽内。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加热块安装槽为与所述加热块相对应的弧形槽,所述加热块安装槽与密炼室环面之间设有槽体内侧板。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限位固定柱包括柱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柱体上用于所述加热块进行卡合固定以调节与所述密炼室壁侧面之间距离的球头坑,所述加热块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球头坑进行卡合的球头。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球头设置在位于所述加热块两侧的固定柱安装孔的内环面上,所述球头的数量为两个。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球头坑沿所述柱体的轴向方向均匀设置在所述柱体的外环面上,所述球头坑的数量为四个。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调节杆设置在所述调节杆安装平面上并向外伸出至密炼室壁外斜面的外部,所述调节杆为中空杆。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加热丝与所述通电导线相连,所述通电导线设置在所述调节杆内并延伸至所述调节杆外部。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调节杆内设有用于固定所述通电导线的导线固定环,所述导线固定环内设有导线穿孔。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密炼室壁外斜面与所述加热块安装槽之间设有用于所述调节杆在调节所述加热块主体与所述密炼室壁侧面之间距离时进行移动的调节杆移动孔,所述调节杆移动孔的两侧设有弧形内侧面。
本实用新型能通过在密炼室壁上设置加热块的方式,完成对整个密炼室均匀充分的预热加热工作,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有效,加热均匀、效果好,方便安装调节以及不影响密炼室封闭性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加热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限位固定柱的使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通电导线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调节杆移动孔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
实施例:如附图1、2、3、4以及附图5所示,一种用于密炼机的预热装置,包括设置在密炼室壁1上的加热块2、设置在所述密炼室壁1上用于固定并调节所述加热块2与所述密炼室壁1侧面之间距离的限位固定柱3以及设置在所述加热块2上并穿过所述密炼室壁1的调节杆4,所述加热块2内设有加热丝5,所述加热丝5通过通电导线7与外部电源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立信橡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立信橡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550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性尼龙66配色高效高混机
- 下一篇:一种电风扇聚丙烯造粒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