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摄像机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53086.3 | 申请日: | 2017-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708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发明(设计)人: | 朱小华;祖重光;周虹伯;徐金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芯宜智能网络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F16F15/04;F16F15/08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2211 | 代理人: | 李莎 |
地址: | 300385 天津市西青区经***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摄像机 防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视频监视领域,涉及一种抗冲击、碰撞的摄像机防护装置,是一种能在冲击、振动环境中正常工作的摄像机防护装置,尤其适用在强烈冲击、碰撞、振动条件下集装箱吊具等运动的物体上安装摄像机防护或其它精密设备的防护。
背景技术
在存有冲击、振动、碰撞条件下使用的摄像机、精密设备,要能正常稳定工作,必须要加装缓冲装置。一般来说,这种强冲击的加速度大于30g时,这种防护装置会很复杂,并伴有体积大、安装调试不易,给实际应用带来困难。当强烈的冲击、碰撞强度较大(大于10g)或次数较多时,现有的防护装置较易损坏,不能满足现有的摄像机、精密设备、仪表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于提供一种能抗冲击、碰撞,安装、调试、方便快捷的摄像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摄像机防护装置,包括抗冲击体组件和抗撞体组件,所述抗冲击体组件内为密封腔体,所述密封腔体内设有摄像仪器,所述抗冲击体组件嵌入到所述抗撞体组件的内部,所述抗冲击体组件的外侧与所述抗撞体组件的内侧之间设有与二者接触设置的连接卡环,所述连接卡环的轴线与所述抗冲击组件的轴线重合,所述连接卡环的一部分嵌入到所述抗冲击组件的第一卡槽内,另一部分嵌入到所述抗撞体组件的第二卡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抗冲击体组件的外侧与与所述抗撞体组件的内侧之间还设有至少一个与二者接触设置的抗振O型圈。
进一步的,所述抗撞体组件的外侧固设有防坠落链,所述防坠落链远离所述抗撞体组件的一端与外部的固定装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抗冲击体组件的所述密封腔体内设有抗冲击减振组件,所述抗冲击减振组件包括弹性元件和减振O型圈,所述弹性元件设在所述密封腔体内且在所述摄像仪器的上下两端各设置一个,所述减振O型圈设在所述摄像仪器的外圈且二者同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抗冲击体组件还包括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固定在所述摄像仪器上,所述导向板为四周设有导向凸起的圆形,所述导向凸起的外边缘突出所述摄像仪器设置,所述密封腔体与所述导向凸起对应的部位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凸起与所述导向槽间隙配合且二者上下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元件为圆柱弹簧、橡胶圈或塔簧。
进一步的,所述抗冲击体组件包括由上而下次同轴设置且依次固定连接的上盖、外壳和前窗玻璃,所述上盖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外壳的上端面,所述上盖、外壳和前窗玻璃的内侧形成所述密封腔体。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下端面与所述前窗玻璃的上端面之间设有前窗密封圈,所述上盖与所述外壳之间设有密封垫。
进一步的,所述抗撞体组件包括抗撞体壳、抗撞盖板,所述抗撞盖板嵌入所述抗撞体壳内设置且二者同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抗撞盖板与所述抗冲击体组件通过紧固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紧固螺钉嵌入到所述抗撞盖板内,所述紧固螺钉与所述抗撞盖板之间设有防旋转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抗冲击体组件是嵌入抗碰撞体内,故其抗碰撞、抗冲击能力能大幅提高,适当设计抗撞体便可设计出满足使用的抗冲击、抗碰撞壳体,连接卡环的设置,使得整个装置组装、调整方便快捷,而且组装联结稳定可靠,满足连接简单、可靠的目的,而且可以防止抗冲击体水平和垂直移动,抗冲击体组件还可轴向旋转,达到调整角度的目的;2、抗振O型圈的设置提高抗冲击体组件的稳定性;3、抗冲击体组件采用上、下弹性元件进行垂直方向的减震,采用减振O型圈进行水平方向的减振,这样设计是考虑到实际应用时垂直方向冲击较大,当然也可将抗冲击体横向安装,以提高抗水平某一方面的冲击。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抗冲击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A向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B-B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摄像机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抗撞体组件与防坠落链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芯宜智能网络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未经天芯宜智能网络科技(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530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抹茶生产工艺及设备
- 下一篇:一种翠芽的制作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