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肛肠给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52418.6 | 申请日: | 201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620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张颖;于海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37202 | 代理人: | 王元生 |
地址: | 2642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肛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肛肠给药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在利用膏剂治疗痔疮时,通常是用给药管连在药管上通过肛门给药,施药位置不能精确定位,施药量也不能精确控制,既造成了药物的浪费,又不利于患者的清洁。
经检索,CN2015200711484公开了一种肛肠科给药器的实用新型专利,它包括注射筒本体、均滑动连接于注射筒本体内的 A 活塞和 B 活塞,注射筒本体的顶部为尖端平滑的锥形壳 ;注射筒本体的侧壁均匀分布有给药孔 ;A活塞位于B活塞上部 ;A 活塞与 B 活塞之间空腔为盛药室 ;A 活塞的活塞杆贯穿过 B 活塞且与 B 活塞滑动密封 ;活塞杆与 B 活塞的活塞管螺纹连接且活塞杆的下部延伸到活塞管外部 ;活塞杆的下端固定有圆形推柄。本实用新型在对患者施药的过程中既节约了药物又保障了患者的个人卫生,其实质性不足是:施药过程中,需要不停的旋转活塞杆,才能将注射筒本体内的药膏逐渐的从内到外依次挤压,施药过程慢,而且,在施药过程中,也很容易移位,导致不能精确控制施药面,因此,结构不合理,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新颖、施药面均匀、控制精确、操作方便的肛肠给药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肛肠给药器,包括筒体,所述筒体顶部为尖端呈圆滑的锥形壳,所述筒体侧壁均匀分布有给药孔,其特征在于设有气源、伸缩气囊、充气管和支撑板,所述充气管设置在筒体轴心,所述充气管穿过筒体外端的密封盖,一端与筒体内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气源相连接,所述筒体内的充气管外周均布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一侧与充气管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筒体固定连接,相邻支撑板间设有伸缩气囊,所述伸缩气囊内的充气管上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与伸缩气囊相连通,以达到结构新颖、施药面均匀、控制精确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可在所述筒体外端的充气管上固定套有手柄套,以达到方便操作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新颖、施药面均匀、控制精确、操作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筒体1、密封盖2、伸缩气囊3、充气管4、支撑板5、手柄套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所示,一种肛肠给药器,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顶部为尖端呈圆滑的锥形壳,所述筒体1侧壁均匀分布有给药孔,其特征在于设有气源、伸缩气囊3、充气管4和支撑板5,所述充气管4设置在筒体1轴心,所述充气管4穿过筒体1外端的密封盖6,一端与筒体1内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气源相连接,所述筒体1内的充气管4外周均布设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一侧与充气管4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筒体1固定连接,相邻支撑板5间设有伸缩气囊3,所述伸缩气囊3内的充气管4上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与伸缩气囊相连通,以达到结构新颖、施药面均匀、控制精确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可在所述筒体1外端的充气管上固定套有手柄套6,以达到方便操作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在临床使用时,先将药膏经筒体1上的给药孔注入到相邻支撑板5间的空腔内,医生把持手柄套6,将筒体1插入到肛门中,气源采用充气阀,操作充气阀,气体经充气管4进入的伸缩气囊3内,伸缩气囊逐渐鼓起,并将药膏均匀挤出并涂抹到肠壁上,达到了均匀施药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新颖、施药面均匀、控制精确、操作方便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医院,未经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524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内瘘穿刺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刀口护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