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ED显示屏的通风散热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52200.0 | 申请日: | 201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319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蓝思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明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3 | 分类号: | G09F9/33;H05K7/2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一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369 | 代理人: | 李新梅,杨昕昕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显示屏 通风 散热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风散热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LED显示屏的通风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LED 也就是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固态的半导体器件,它可以直接将电转化为光能。因为 LED 发光体在具体使用的时候具有节能、使用寿命长、内部没有汞等有害物质便于回收的特点所以现在LED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了。
随着LED技术的发展,现在以LED为光源制作的LED显示屏也已经被人们所广泛应用,LED显示屏是一种通过控制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的显示方式,其一般是由很多个发光二极管组成的,在具体工作的时候依靠LED光源灯的亮灭来显示字符。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其可以用来显示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行情、视频、录像信号等各种信息的显示屏幕。LED显示屏不仅可以用于室内环境还可以用于室外环境,具有投影仪、电视墙、液晶显示屏无法比拟的优点。LED显示屏之所以受到广泛重视而得到迅速发展,是与它本身所具有的优点分不开的。这些优点概括起来是:亮度高、工作电压低、功耗小、小型化、寿命长等等。但是现有技术中的LED显示屏由于散热问题,常导致内部线路的损坏,介于此,急需一种LED显示屏的通风散热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显示屏的通风散热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LED显示屏的通风散热结构,包括LED电路板,所述LED电路板上设置有LED光源,所述LED光源固定连接在LED电路板的一侧,所述LED光源外侧设置有外壳,所述外壳通过螺钉与LED电路板固定连接,所述外壳上设置有通孔,所述LED光源安装在通孔内,所述LED电路板一侧设置有底部支撑板,所述LED电路板与底部支撑板之间设置有支撑柱,所述LED电路板与底部支撑板之间设置有散热器安装板,所述散热器安装板一侧与LED电路板固定连接,所述散热器安装板另一侧设置有散热片,所述散热器安装板上设置有凹槽,所述散热片安装在凹槽中。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为角钢或槽钢制成,且支撑柱的两端分别与LED电路板和底部支撑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LED电路板与底部支撑板平行设置,且支撑柱与LED电路板、底部支撑板垂直。
优选的,所述散热片为铝合金散热片,且散热片在散热器安装板上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两侧设置有固定板,且固定板与散热器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散热片设置在两组固定板之间,且散热片与固定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并通过螺母锁紧。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与散热片之间设置有橡胶垫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LED显示屏的通风散热结构,通过散热片的设计,散热片均匀分布在LED电路板后侧,通过空气与散热片进行热交换,达到降低LED电路板温度的目的,且散热片均匀分布,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散热片插入散热器安装板的凹槽中,并通过螺丝进行固定,安装不仅方便,且更加稳定,通过外壳的设计,外壳上设置有通孔,并不妨碍LED光源的正常使用,且外壳能够起到良好的防护效果。该LED显示屏的通风散热结构,结构设计合理,安装简单,具有良好的通风散热效果,适合普遍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处放大图。
图中:1 LED电路板、2 LED光源、3外壳、4通孔、5底部支撑板、6支撑柱、7散热器安装板、8散热片、9螺钉、10固定板、11螺栓、12螺母、13橡胶垫片、14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明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明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522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