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气路系统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51807.7 | 申请日: | 201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445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发明(设计)人: | 马磊;刘积成;郭李平;郑辉;田杰安;姜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7/02 | 分类号: | B62D37/02;B60T17/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1119 | 代理人: | 贾东东 |
地址: | 450016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气路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客车的营运路况中有85%是高速路况,在高速路况时,有至少50%的油耗用于克服空气阻力。风阻与客车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发动机在克服风阻时所消耗的功率也就与速度的三次方成正比。因此,降低高速客车的空气阻力在节能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客车的空气动力学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车身造型减阻研究、车身附件减阻研究、底盘减阻研究和发动机舱内流场。车身造型减阻研究主要包括气动布局研究、前围造型研究、顶部造型研究和后围造型研究。全局气动布局是客车空气动力学设计的关键,从理论来看,气动阻力中大部分来源于压差阻力即形状阻力,当车速在80km/h以上时,车辆的风阻成为车辆的主要阻力。为了减小客车尾部的负压区,在客车的后围尾部进行了一系列的造型改进。但是后围尾部造型的改进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对降低风阻起到的作用也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气路系统,以降低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风阻;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采用上述车辆气路系统的车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车辆气路系统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车辆气路系统,包括气源以及与气源排气口连通的排气支路,所述排气支路的出气口朝向车辆的尾部负压区。
所述车辆气路系统还包括与出气口连通的气压式制动系统,所述气源为车辆的气压式制动系统的气泵。
所述气压式制动系统包括干燥器,所述排气支路与干燥器的出气口连通。
所述车辆气路系统还包括设在出气口与气压式制动系统连通的管路上的电控阀以及控制电控阀在车速达到车速设定值以上且制动系统的管路中的压力大于压力设定值时开启的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车辆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车辆,包括车体以及设置于车体上的气路系统,所述气路系统包括气源以及与气源排气口连通的排气支路,所述排气支路的出气口朝向车辆的尾部负压区且当车速在车速设定值以上时出气口朝尾部负压区放气。
所述气路系统还包括气压式制动系统,所述排气支路与气压式制动系统的管路连通,所述气源为气压式制动系统的气泵。
所述气路系统还包括设在出气口与气压式制动系统连通的管路上的电控阀以及控制电控阀在车速达到车速设定值以上且制动系统的管路中的压力大于压力设定值时开启的控制器。
所述气压式制动系统还包括干燥器,车辆的发动机以及与发动机传动连接的气泵设置在车体的尾部,所述干燥器设置在车辆的发动机的前侧,所述排气支路的前端向下延伸连接在干燥器的出气口上,后端水平向后延伸一定距离后斜向上向后伸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车辆上设有排气支路,排气支路的出气口朝向车辆的尾部负压区,当车速在车速设定值以上时,出气口向尾部负压区排出气体降低车辆在前后方向上的压差,这样就削弱了车辆前后的压差对车身的作用,降低了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风阻;
进一步的,将排气支路连接在车辆的气压式制动管路上,采用气压式制动管路的气泵作为排气支路的气源,这样就不需要另外设置气源,降低成本;
进一步的,当气压式制动管路的压力大于压力设定值时气压式制动管路中的气体经出气口排出,这样将气压式制动管路的废气从出气口排出,利于节能;
进一步的,排气支路连接在气压式制动管路的干燥器上,避免排气支路受潮腐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部分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实施例中的排气支路上的控制阀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中:1、发动机;2、供气管路;3、排气支路;4、干燥器;5、储气罐;6、控制器;7、电控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518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拆卸驾驶棚
- 下一篇:一种新型球形六足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