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附件收纳及携带功能的移动电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49342.1 | 申请日: | 2017-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225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方燕;刘承孝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燕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卓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88 | 代理人: | 吴思莹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附件 收纳 携带 功能 移动 电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附件收纳及携带功能的移动电源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生活中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用于对各种移动设备进行充电的移动电源设备也是必备。但是,现在的移动电源设备不易携带,移动电源在使用时,常配合使用电源线、挂绳、机身吸盘等辅助功能装置,而各种辅助装置通常与移动电源主体分离处置,不易收纳及携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附件收纳及携带功能的移动电源装置,本专利能够在移动电源形体结构中,收纳、放置、携带多种辅助配件,以达到取用便利,不易丢失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带有附件收纳及携带功能的移动电源装置,所述带有附件收纳及携带功能的移动电源装置包括移动电源本体以及与移动电源本体相适配的附件;所述移动电源本体包括外壳以及安装在外壳内部的电池组件,所述附件自由拆卸地附接在所述移动电源本体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移动电源本体的中间形成有一长形通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池组件包括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所述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之间设置有一定间距,所述间距与所述长形通孔相对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具有用于容纳第一电池组的第一柱形容纳空间、用于容纳第二电池组的第二柱形容纳空间、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柱形容纳空间和所述第二柱形容纳空间两侧的第一半环形容纳空间和第二半环形容纳空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柱形容纳空间和所述第二柱形容纳空间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半环形容纳空间和所述第二半环形容纳空间形状相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长形通孔位于所述第一柱形容纳空间与所述第二柱形容纳空间的中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包括上壳和下壳,所述上壳和下壳面对面相互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带有附件收纳及携带功能的移动电源装置还包括安装在上壳和下壳之间的电量显示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附件为挂钩。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附件为吸盘,所述吸盘具有长形卡接部和吸附部,长形卡接部卡接在所述长形通孔内。
本实用新型中的“自由拆卸”是指,无须利用专门工具,仅根据产品的自身结构或零部件,可以很容易地将移动电源本体和附件分离或组合,即不会损坏任何零部件,也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拆开或组装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至少包括:本实用新型的带有附件收纳及携带功能的移动电源装置中,与移动电源本体相适配的多种辅助的附件使带有附件收纳及携带功能的移动电源装置在使用中能加方便,并通过设置在移动电源本体上的长形通孔能够收纳、放置、携带多种辅助配件,使附件能够取用便利,不易丢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带有附件收纳及携带功能的移动电源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电源本体的另一立体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电源本体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件吸盘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件吸盘使用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件挂钩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挂钩吸盘使用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带有附件收纳及携带功能的移动电源装置的收纳时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燕,未经方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493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匿名的信任评价方法
- 下一篇:一种智能终端的快速充电保护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