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尿管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47045.3 | 申请日: | 2017-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775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华明;庄桂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华明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7225 | 代理人: | 梁翠荣 |
地址: | 264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尿管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尿管连接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临床上前列腺增生,膀胱尿道结石,膀胱尿道肿瘤等原因引起的尿潴留病人,均需要留置导尿管,导尿管的集液袋接口连接尿袋导尿。由于术后一段时间内创面总要出血,很容易形成血块造成导尿管堵塞,一旦导尿管堵塞,尿液或冲洗液就不能及时排出体外,病人将十分痛苦。目前,传统的疏通方法是将尿袋导管间断,保留尿袋导管前半段,在尿袋导管剪断处连接注射器,用注射器抽吸疏通导尿管,这种方法由于每次都要将尿袋导管剪断,换上新的尿袋,而且堵塞是经常发生的,可能刚让医生疏通了,不一会儿又堵塞了,还要再次浪费一个尿袋,如此反反复复,浪费太多的尿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尿管连接装置,用于解决一下技术问题:导尿管连接装置分别与导尿管和尿袋连接,导尿管堵塞时,通过导尿管装置直接连接疏通工具疏通导尿管,避免浪费尿袋。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导尿管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导尿管的集液袋接口相连接的连接头和一端与连接头相连接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排尿管和疏通管,所述疏通管的外端设置有塞盖;所述排尿管与尿袋导管的进液头可拆卸连接;所述排尿管还设置有控制尿液流动的排尿开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头包括互为一体的插头和连接段,所述连接段和插头构成连接头本体,所述连接头具有导流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插头为锥形,且所述锥形的插头侧壁上设有若干个与导流腔相通的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孔的外端周边为圆弧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段的外壁上设置有螺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尿管的外端设置有单向阀。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头与导尿管连接,排尿管与尿袋进液头连接,疏通管用于连接注射器或抽吸泵等工具,导尿管堵塞时,用注射器或抽吸泵等工具与疏通管连接,对导尿管进行疏通,避免每次导尿管堵塞时都要将尿袋导管剪断,浪费尿袋;
(2)连接头的插头设置成锥形,减小了连接头插入导尿管集液袋接口的阻力,便于使用者将连接头插入导尿管。
(3)连接头的连接段外壁上设置有螺纹,能有效地避免连接头从导尿管中脱落;
(4)本实用新型可以消毒后反复使用,节省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包括与导尿管的集液袋接口相连接的连接头13和一端与连接头13相连接的连接管5,所述连接管5的另一端连接有排尿管7和疏通管10,所述疏通管10的外端设置有塞盖9。所述排尿管7与尿袋导管的进液头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管5外壁套有控制尿液流速的流速开关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头13包括互为一体的插头1和连接段3,所述连接段3和插头1构成连接头13本体,所述连接头13具有导流腔12,所述插头1为锥形,且所述锥形的插头1侧壁上设有若干个与导流腔12相通的通孔2。所述通孔2的外端周边为圆弧状。所述连接段3的外壁上设置有螺纹4,防止连接头13从导尿管的集液袋接口中脱落。锥形的插头1的设计减小了连接头13插入导尿管集液袋接口的阻力,便于使用者将连接头13插入导尿管。
所述疏通管10用于连接注射器或抽吸泵等工具,所述排尿管7的外端设置有单向阀8,使得排尿管7中的尿液只能从排尿管7向外排出。排尿管7还设置有控制尿液流动的的排尿开关6。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使用时,只需将连接头13插入导尿管的集液袋接口中,并且,将排尿管7与尿袋的进液头连接,打开排尿管7上的排尿开关6,尿液便可以通过连接头13进入连接管5,然后通过排尿管7流入尿袋中。当导尿管由于血块等原因导致堵塞后,关闭排尿管7上的排尿开关6,打开疏通管10的塞盖9,并用注射器或抽吸泵等工具与疏通管10连接,对导尿管进行疏通,疏通完成后,移除注射器或抽吸泵等工具,通过塞盖9将疏通管10封住,打开排尿管7上的排尿开关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华明,未经张华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470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