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张紧的导袋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46934.8 | 申请日: | 2017-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376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王雄明;刘康;张国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佳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20/06 | 分类号: | B65H20/06;B65H23/03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郭东亮 |
地址: | 363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张紧的导袋机构。
背景技术:
在编织袋包装场合中,导袋是在进行缝袋之前的一个步骤,在进行缝袋之前,若袋口没有整理好,容易使袋口在缝包过程中发生倾斜,影响缝袋的成功率及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自动张紧的导袋机构,结构设计合理,可使袋口平整有序的输送至缝袋机构,提高缝袋的成功率和美观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张紧的导袋机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竖向设置有两个由动力装置驱使同步朝相反方向旋转的转轴,所述转轴的下端传动连接有主动带轮,所述机架的前端下方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摆臂,所述摆臂的前端铰接有第一从动带轮,所述第一从动带轮和主动带轮经第一传送带传动连接,所述机架的两侧对称铰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摆臂的后端相铰接,所述机架的后端底部连接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导袋架,所述导袋架的后端铰接有第二从动带轮,所述第二从动带轮和主动带轮经第二传送带传动连接,所述导袋架的前端设有两块相对设置的导袋板,所述导袋板位于第一传送带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摆臂包括套设在转轴外侧的转筒,所述转筒的下端经一轴承与主动带轮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转筒的外侧面下端固定有一倒置的L座,所述L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一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部与气缸的活塞杆铰接,所述L座的前端固定连接有一摆杆,所述摆杆的前端连接有一L形的调节座,所述调节座的前端通过螺栓连接有带轮座,所述带轮座的前端与第一从动带轮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带轮座上开设有以利螺栓穿过的第一长条孔,所述调节座的后端穿设有以利顶抵住带轮座的第一调节螺栓,所述第一调节螺栓经一螺母与调节座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转筒的上端固定有一限位挡块,所述限位挡块的外侧设有固定在机架底部的限位座,所述限位座上水平穿设有以利对限位挡块随转筒向外转动时进行限位的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经螺母与限位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限位挡块的最大张角为15°。
进一步的,所述摆杆沿其长度方向铰接有若干以利压紧第一传送带的第一压紧轮。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减速器以及齿轮箱,所述齿轮箱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上,齿轮箱内部设有一对相互啮合的齿轮,所述驱动电机通过减速器与其中一个齿轮传动连接,两个所述齿轮分别与两根转轴的上端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导袋架的顶部开设有以利螺栓穿过进行锁紧的第二长条孔,导袋架的顶部后端固定有两个并排的调节块,每个所述调节块穿设有以利顶抵住机架的第二调节螺栓,所述第二调节螺栓经一螺母与调节块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两块导袋板的前端呈喇叭口状,导袋板的后端外侧设有两块相对设置以使袋口的上部保持竖直状态的导正板,所述导正板的前端通过螺栓与导袋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导袋架沿其长度方向铰接有若干以利压紧第二传送带的第二压紧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气缸控制摆臂的偏转方便包装袋袋口的进入,通过该导袋机构可简单、有效地防止袋口堆结在缝包机构的外侧,可使袋口平整有序的输送至缝袋机构,提高缝袋的成功率和美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动力装置的构造示意图。
图中:
1-机架;2-驱动电机;3-减速器;4-齿轮箱;5-调节块;6导袋架;7-导正板;8-第二从动带轮;9-第二压紧轮;10-第二传送带;11-第一从动带轮;12-摆杆;13-带轮座;14-第一传送带;15-第一压紧轮;16-气缸;17-主动带轮;18-限位挡块;19-限位座;20-限位螺栓;21-连杆;22-调节座;23-L座;24-导袋板;25-转筒;26-第一调节螺栓;27-第二调节螺栓;28-转轴;29-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佳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漳州佳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469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