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具锁紧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45280.7 | 申请日: | 2017-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263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罗军;薛海星;刘茂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多米建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20 | 分类号: | B29C3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1265 | 代理人: | 刘少伟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具锁紧机构。
背景技术
模具是用于成型物品的工具,一般通过固定材料的物理状态来实现物品成型。模具一般由动模和定模组成,也就是下模和上模组成,两者可分可合,成型时合并,成型完成后分开,分开后取成品。
上模和下模的定制完全按照产品的要求设定,两者的相对位置也是固定的。当上模和下模错位或接触不匹配时,成型的物品会出现结构错误、尺寸错误、样式不符等情况;尤其是成型要求高的物品,当出现错误,只能当做废品处理。
所以,可见模具的稳定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一直研究的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具锁紧机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自动化强,强化模具的紧密性,提高物品的成型度。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模具锁紧机构,包括支架、上模和下模,还包括锁紧机构和解锁机构;
所述下模,固定在所述支架上,上方由所述上模覆盖;
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于边缘位置对应设置多个凹槽;
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压紧部和定位部;
所述定位部,安装在凹槽内,一侧固定连接所述下模,另一侧安装有所述压紧部;
所述压紧部,其横截面大于所述定位部的横截面,压于所述上模的凹槽上方,以使得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紧贴;
所述解锁机构,包括支撑座、气缸、摆臂;
所述支撑座,安装在所述支架上,分别支撑所述气缸和所述摆臂;
所述气缸,固定在所述支撑座,与所述摆臂连接;
所述摆臂,一端与所述支撑座连接,另一端设置吸头和伺服电机,且由气缸连接并控制转动;
所述吸头,转动后与所述压紧部连接,通过所述伺服电机控制所述压紧部。
优选地,所述支撑座、所述气缸和所述摆臂成环状;
所述气缸的一端安装在所述支撑座上,另一端与所述摆臂中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压紧部顶部和所述吸头对应设置永磁吸盘,所述伺服电机控制所述永磁吸盘充磁和消磁。
优选地,所述压紧部顶部还设置手动旋钮。
优选地,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之间设置导轨。
可见,本实用新型的模具锁紧机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自动化强。上模覆盖下模后通过锁紧机构锁紧,生产结束后,解锁机构的气缸控制摆臂运动,摆臂接触压紧部并解除压紧部的压紧行为,压紧部解除压紧后,以定位部为轴外移,从而解除上模与下模之间的固定,实现解锁;反之,气缸控制摆臂将压紧部向上下模压紧,实现上下模的紧密贴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模具锁紧机构的第一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模具锁紧机构的第二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模具锁紧机构的上模与下模分开图。
其中,图中标记如下所示:
1支架、2上模、3下模、4凹槽、5锁紧机构、501压紧部、502定位部、 503手动旋钮、6解锁机构、601支撑座、602气缸、603摆臂、604吸头、605 伺服电机、7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具锁紧机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自动化强,强化模具的紧密性,提高物品的成型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具锁紧机构,包括支架1、上模2和下模3,还包括锁紧机构5和解锁机构6;
所述下模3,固定在所述支架1上,上方由所述上模2覆盖;
所述上模2和所述下模3,于边缘位置对应设置多个凹槽4;
所述锁紧机构5,包括压紧部501和定位部502;
所述定位部502,安装在凹槽4内,一侧固定连接所述下模3,另一侧安装有所述压紧部501;
所述压紧部501,其横截面大于所述定位部502的横截面,压于所述上模 2的凹槽4上方,以使得所述上模2与所述下模3紧贴;
所述解锁机构6,包括支撑座601、气缸602、摆臂603;
所述支撑座601,安装在所述支架1上,分别支撑所述气缸602和所述摆臂603;
所述气缸602,固定在所述支撑座601,与所述摆臂603连接;
所述摆臂603,一端与所述支撑座601连接,另一端设置吸头604和伺服电机605,且由气缸602连接并控制转动;
所述吸头604,转动后与所述压紧部501连接,通过所述伺服电机605控制所述压紧部501。
优选地,所述支撑座601、所述气缸602和所述摆臂603成环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多米建筑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多米建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452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免耕覆盖施肥播种机
- 下一篇:一种手推式自动间隔混合播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