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模具斜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44072.5 | 申请日: | 2017-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01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郭拔斌;姜家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圣志达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 |
代理公司: | 深圳冠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4267 | 代理人: | 刘新华 |
地址: | 518131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大浪街道同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模具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模具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斜顶结构。
背景技术
在产品的模具加工过程中,对于某些特殊的产品,如产品倒扣面贯通到侧壁的产品,产品的结构图参看附图1,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图中1为倒扣面。在注塑此类产品时,需要在产品的倒扣处出斜顶。
现有的模具结构通常为单个斜顶,单个斜顶需要贴着产品的侧壁将产品顶出,导致模具顶出后,产品取出困难甚至无法取出。现有斜顶将产品顶出的结构图参看附图3,图4为图3的B-B剖视图,图中2为斜顶杆。
为了改善产品取出困难,一般情况模具会增加二次顶出结构,模具顶出过程中,斜顶、顶针一起顶出,顶出到一定的距离斜顶脱离倒扣,斜顶不动,顶针继续将产品顶出,从而改善产品取出困难,但对于加工上述结构的产品,由于受产品结构的限制,斜顶附近无法分布顶针,无法使用二次顶出结构来改善产品取出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模具结构的缺点,提供一种新型模具斜顶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现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模具斜顶结构,包括斜顶杆、第一斜顶座和第二斜顶座,所述斜顶杆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斜顶座内,所述第一斜顶座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斜顶座内。
具体地,所述斜顶杆相对于所述第一斜顶座的运动方向与所述第一斜顶座相对于所述第二斜顶座的运动方向相交。
优选地,所述斜顶杆相对于所述第一斜顶座的运动方向与所述第一斜顶座相对于所述第二斜顶座的运动方向垂直相交。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第一斜顶座和第二斜顶座,在模具顶出过程中,斜顶杆可沿着二个不同方向运动,从而改善了产品的取出困难,具有结构简单应用灵活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产品的结构图。
图2,图1的A-A剖视图。
图3,现有斜顶将产品顶出的结构图。
图4,图3的B-B剖视图。
图5,实施例顶出结构图。
图6,图5的C-C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模具斜顶结构,其顶出结构图参看附图5,图6为图5的C-C向视图。本实施例模具结构包括斜顶杆2,第一斜顶座3和第二斜顶座4,斜顶杆2固定连接在第一斜顶座3内,第一斜顶座3固定连接在第二斜顶座4内。斜顶杆2相对于第一斜顶座3的运动方向与第一斜顶座3相对于第二斜顶座4的运动方向垂直相交,其中E为图5中斜顶杆的运动方向,F为图6中斜顶杆的运动方向。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斜顶座和第二斜顶座,在模具顶出过程中,斜顶杆可沿着二个不同方向运动,从而改善了产品的取出困难,具有结构简单应用灵活的优点。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圣志达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圣志达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440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测试电池的状况的方法和设备
- 下一篇:雷达装置及雷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