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激光枪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43695.0 | 申请日: | 2017-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37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邓青宇;王东岳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青宇;王东岳 |
主分类号: | G02B7/04 | 分类号: | G02B7/04;F41A3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5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光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激光枪。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激光枪,均是:将激光源发出的带发散角的激光经凸透镜组合准直成平行光束后经枪口射向不同距离的目标。其在目标上的光斑直径均不小于激光枪口直径,也就是说平行射出的激光束在不同距离的目标上不能汇聚成更小的激光焦点,只能采用持续照射目标的打击模式,对目标的瞬间打击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对不同距离的目标,均能利用激光汇聚焦点进行瞬间打击模式的激光枪。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方案1和方案2两种技术途径实现的。
方案1:
主要由激光源、准直透镜、位置可移动透镜、位置固定透镜、滑块、滑道、滑块驱动机构、开关、电源、外壳等部件组成;所述的位置可移动透镜、位置固定透镜、滑块、滑道、滑块驱动机构共同组成光学变焦距系统,且该光学变焦距系统的各部件之间位置关系是:位置可移动透镜固定在滑块上,滑块在滑块驱动机构的带动下沿滑道移动,滑道和位置固定透镜均与外壳相对固定;所述的激光源、准直透镜、位置可移动透镜、位置固定透镜等部件共同构成光路系统,且该光路系统的各部件之间位置关系是满足:激光源发射的激光经准直透镜准直后,射入位置可移动透镜,经位置可移动透镜调节后射入位置固定透镜,经位置固定透镜再次调节后经枪口射出;所述的开关部件控制电源向激光源和滑块驱动机构供电。
1、方案1的变焦距透镜组合的构成方式1:位置可移动透镜、位置固定透镜均由凸透镜组成,且两透镜之间有效的最小中心距离是这两个透镜的焦距之和。
2、方案1的变焦距透镜组合的构成方式2:位置可移动透镜为凸透镜,位置固定透镜为凹透镜,且两透镜之间有效的最小中心距离是这两个透镜的焦距之差。
方案2:
主要由激光源、准直透镜、曲率可调节透镜、曲率固定透镜、带有注液孔的透镜固定筒、活塞缸、活塞、活塞驱动机构、光学匹配介质液、开关、电源、外壳等部件组成;所述的曲率可调节透镜、曲率固定透镜、带有注液孔的透镜固定筒、光学匹配介质液、活塞缸、活塞和活塞驱动机构共同组成光学变焦距系统,且该光学变焦距系统的各部件之间位置关系是:曲率可调节透镜、曲率固定透镜均嵌入带有注液孔的透镜固定筒内并围成一个曲率调节腔体A,活塞缸的一端与带有注液孔的透镜固定筒的外壁固定,活塞位于活塞缸内并与带有注液孔的透镜固定筒共同围成一个吐纳腔体B,吐纳腔体B通过透镜固定筒上的注液孔与曲率调节腔体A连通,光学匹配介质液注满吐纳腔体B和曲率调节腔体A,活塞在活塞驱动机构的带动下沿活塞缸内壁做往复直线运动并通过给光学匹配介质液施加压力来改变曲率可调节透镜的曲率,活塞缸和带有注液孔的透镜固定筒均与外壳相对固定;所述的激光源、准直透镜、曲率可调节透镜、曲率调节腔体A中的光学匹配介质液、曲率固定透镜等部件共同构成光路系统,且该光路系统各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满足:激光源发射的激光经准直透镜准直后,依次射入曲率可调节透镜、曲率调节腔体A中的光学匹配介质液、曲率固定透镜后经枪口射出;所述的开关部件控制电源向激光源和活塞驱动机构供电。
本实用新型将传统的平行型激光束对不同距离目标持续照射的打击模式,变成了对不同距离目标均能利用激光汇聚焦点进行瞬间打击的模式,具有能量集中,打击能力强的特点;具有结构简单,生产容易,使用方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图1是实施例1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变焦距透镜组合构成方式1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的变焦距透镜组合构成方式2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示意图。
图中,1.激光源,2.准直透镜,3.位置可移动透镜,4.位置固定透镜,5.滑块,6.滑道,7.滑块驱动机构,8.开关,9.电源,10.外壳,11.枪口,12.曲率可调节透镜,13.曲率固定透镜,14.带有注液孔的透镜固定筒,15.曲率调节腔体A,16.活塞缸,17.活塞,18.吐纳腔体B,19.透镜固定筒上的注液孔,20.光学变焦距系统,21.活塞驱动机构,f1A.位置可移动透镜焦距,f1B.位置固定透镜焦距, d1min.最小有效距离,f2A.位置可移动透镜焦距,f2B.位置固定透镜焦距,d2min.最小有效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青宇;王东岳,未经邓青宇;王东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436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铲式担架
- 下一篇:可拆分折叠的救护车用担架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