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充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43415.6 | 申请日: | 2017-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754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裴睿;王飞;蔡智;冉玲芬;魏蓓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铂阳顶荣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10/00 | 分类号: | H02S10/00;H02S3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62 | 代理人: | 凌齐文,李红爽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充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但不限于半导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充电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太阳能充电器,一般包括太阳能光伏组件、电压输出单元,通过太阳能光伏组件将太阳辐射转换为电能,再通过电流转换装置形成稳定的直流或交流输出,为各类负载供电。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3997090A 公开了一种可折叠太阳能移动电源,其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旋转轴、壳体、蓄电池、光伏充电控制器和交流AC电源插口,太阳能电池板通过旋转轴与壳体活动连接,太阳能电池板与光伏充电控制器、蓄电池依次电性连接,蓄电池和光伏充电控制器安装于壳体内,AC电源插口位于壳体的侧壁上。太阳能电池板可以通过旋转轴转动,需要利用太阳能进行充电时,将太阳能电池板旋转至壳体外侧;当充电完毕正常使用时,可以将太阳能电池板旋转至壳体内部的空槽中,有效避免太阳能电池板的损坏。
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太阳能移动电源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旋转轴、壳体、蓄电池、光伏充电控制器和AC电源插口,其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体积大;另外,太阳能电池板实现太阳能转换电能的转换效率较低,且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多为非柔性或柔性较差,不能折叠和卷曲,或折叠、卷曲后容易损坏太阳能电池,而且太阳能光伏电池板重量较大,以上原因导致太阳能移动电源不方便携带。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太阳能充电器结构复杂、体积大,不能折叠和卷曲或折叠、卷曲后容易损坏太阳能电池,导致不方便随身携带并且太阳能转换电能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可折叠、卷曲并且太阳能转换电能效率高的太阳能充电器,方便用户携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太阳能充电器,包括:
充电器本体,由第一柔性保护膜层组成;
太阳能薄膜电池组件,设置在展开的所述第一柔性保护膜层的内侧表面上;
电能输出装置,用于将太阳能薄膜电池组件转换的电能输出;
导线,用于连接所述太阳能薄膜电池组件和所述电能输出装置;
第二柔性保护膜层,用于至少覆盖所述太阳能薄膜电池组件的上表面,并固定在所述第一柔性保护膜层上,所述第二柔性保护膜层为透明柔性保护膜。
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充电器,还包括:
第三柔性保护膜层,所述第三柔性保护膜层的中部开有窗口以露出所述太阳能薄膜电池组件的上表面;
其中,所述第三柔性保护膜层的非窗口部分固定在所述第一柔性保护膜层上,所述第二柔性保护膜层覆盖所述太阳能薄膜电池组件的上表面,并固定在所述第三柔性保护膜层上。或者,
将所述第二柔性保护膜层的超出所述太阳能薄膜电池组件的上表面的大小的部分粘结固定在所述第三柔性保护膜层和所述第一柔性保护膜层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柔性保护膜层至上而下依次包括粘结层、下表层;所述第二柔性保护膜层至上而下依次包括上表层、粘结层,第二柔性保护膜层的上表层通过所述粘结层或所述第一柔性保护膜层粘结层固定在所述第一柔性保护膜层的下表层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柔性保护膜层至上而下依次包括粘结层、下表层;所述第二柔性保护膜层至上而下依次包括上表层、粘结层;
所述第三柔性保护膜层通过所述第一柔性保护膜层的粘结层固定在所述第一柔性保护膜层的下表层上,所述第二柔性保护膜层通过所述粘结层固定在所述太阳能薄膜电池组件上和所述第三柔性保护膜层上;
或者,所述第二柔性保护膜层通过所述粘结层固定在所述太阳能薄膜电池组件上和第一柔性保护膜层的下表层上;所述第二柔性保护膜层的超出所述太阳能薄膜电池组件的上表面的大小的部分固定在所述第三柔性保护膜层和所述第一柔性保护膜层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柔性保护膜层的上表层为ETFE层或ECTFE层;所述第一柔性保护膜层的下表层和第三柔性保护膜层为防水布;所述第一柔性保护膜层的粘结层和所述第二柔性保护膜层的粘结层为EVA层,第二柔性保护膜层的上表层为多点凹面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柔性保护膜层的上表层的厚度范围为0.01-0.2mm,所述第二柔性保护膜层的粘结层的厚度范围为0.2-0.3mm;所述第一柔性保护膜层的粘结层的厚度为0.2-0.3mm,所述第一柔性保护膜层的下表层的厚度范围为0.1-0.2mm;所述第三柔性保护膜层的厚度范围为0.1-0.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铂阳顶荣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铂阳顶荣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434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效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免工具太阳能板支撑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