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用负压引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43321.9 | 申请日: | 2017-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775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魏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标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446 北京市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引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医用负压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直肠癌是消化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据最新资料统计显示,我国直肠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结肠造口术是结直肠肛门外科中常见的手术,分为临时性造口和永久性造口。临时性结肠造口手术多用于结肠或直肠损伤,先天性肛门闭锁,先天性结巨肠等疾病;永久性结肠造口术多用于结肠或直肠恶性肿瘤患者,尤其是低位直肠癌患者。结肠造口术经过一个多世纪的临床实践运用,在技术上已经有了许多改进,而且具有高治愈率、高生活质量、最大限度满足病人心里需求的优点。然而结肠造口术虽然在技术上比较成熟,但是毕竟改变了生理通道,有的甚至需要终生使用造口袋,在心里和生理上都对患者产生损害。由于患者的造口护理知识缺乏和心理接受程度欠缺,会造成一些并发症的发生。例如:造口周围溃疡、造口水肿、造口狭窄、造口出血、造口疝等,如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当前医务工作者行结肠造口术面临的问题。
但是现有的引流技术如果引流的坏死组织和凝血块较多致使引流物粘稠,易发生引流管堵塞现象,并且在堵管后没有科学的方法冲洗引流管,为此,我们提出了医用负压引流装置投入使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医用负压引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引流技术如果引流的坏死组织和凝血块较多致使引流物粘稠,易发生引流管堵塞现象,并且在堵管后没有科学的方法冲洗引流管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医用负压引流装置,包括T型管,所述T型管的左右两端部插接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上均匀开有引流孔,两组所述引流管的侧壁与冲洗管连通,且冲洗管的侧壁均匀开有冲洗孔。
优选的,所述T型管为乳胶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引流管与T型管的连接处利用输液器皮条固定。
优选的,所述冲洗管沿T型管的形状进行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不受体位的限制,能够达到全创面的引流,同时应用冲洗的方式使创面的渗出物和坏死组织被及时清除,使引流区达到零聚积,创面很快获得清洁的环境,减少了创面的细菌数量,防止感染扩散和毒素的吸收,有效的预防了毒素重吸收对人体的“二次打击”,通过引流冲洗能促进肉芽组织健康生长,有利于创面迅速愈合,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广泛适用于软组织挫裂伤及软组织缺损、大的血肿或积液、骨筋膜室综合征、关节腔感染需切开引流者、急慢性骨髓炎需开窗引流者、体表及深部脓肿和化脓性感染、手术后切口感染、溃疡和褥疮等疾病的引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T型管、2引流管、3引流孔、4冲洗管、5冲洗孔、6输液器皮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医用负压引流装置,包括T型管1,所述T型管1的左右两端部插接有引流管2,所述引流管2上均匀开有引流孔3,两组所述引流管2的侧壁与冲洗管4连通,且冲洗管4的侧壁均匀开有冲洗孔5。
其中,所述T型管1为乳胶一体成型,所述引流管2与T型管1的连接处利用输液器皮条6固定,所述冲洗管4沿T型管1的形状进行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标,未经魏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433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