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吊装式楼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41714.6 | 申请日: | 2017-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088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发明(设计)人: | 林国海;翟洪远;林宣佐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鸿盛房屋节能体系研发中心 |
主分类号: | E04B5/17 | 分类号: | E04B5/1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36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吊装 楼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楼板,特别是一种采用地面组装、现场吊装再浇筑的楼板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物的楼板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预制板式,另一种是现场浇注式。预制板式楼板在地面制作成形、现场吊装组成楼板,具有施工效率高、成本低的优点,但是由于预制板与楼体承重部分之间缺少有效地连接,在遇到强烈的振动时,预制板会与楼体承重部分脱离,致使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较差,所以一般只适用于低层建筑物。现场浇注式楼板克服了预制板式楼板的一些缺陷,但是现场浇注式楼板在施工构成中,需要在现场搭设支护模板、铺设钢筋、浇筑混凝土等一些列操作,致使建筑物的施工工序复杂、施工周期延长、建造成本升高。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简化建筑物的施工工序、缩短施工周期、能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的吊装式楼板。
实用新型内容
包括水泥板基板,在水泥板基板上固定均匀排列的钢筋支撑座,所述钢筋支撑座上开有钢筋穿孔和钢筋槽,钢筋穿孔与钢筋槽相互垂直,纵横布置的钢筋分别穿在钢筋穿孔中和布设于钢筋槽中构成钢筋网,纵横布置的钢筋在相互交叉处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包括:
1、在纵横钢筋的相互交叉处设置竖直钢筋,在竖直钢筋的上端固定由上层纵钢筋与上层横钢筋交叉连接构成的上层钢筋网。
2、在两个钢筋支撑座之间设置1-3根辅助钢筋。
3、所述钢筋支撑座由圆筒支撑体和底板构成,底板上开有螺钉孔、底板的中部为镂空。
4、钢筋槽的底部与钢筋穿孔上部等高。
本实用新型的水泥板基板、钢筋支撑座、钢筋网以及竖直钢筋和上层钢筋网在地面组装程楼板体系,现场吊装到建筑物的承重结构上,将钢筋网与建筑物的承重结构的钢筋连接,再进行混凝土浇筑即可形成完整的楼板。
本实用新型的大部分结构在地面组装完成,使建筑物楼板的现场施工工序大大减少,可以使建筑物的总体施工进度加快,施工难度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钢筋支撑座上开设钢筋穿孔和钢筋槽,钢筋支撑座的底板通过螺钉固定在水泥板上实现了钢筋支撑座与水泥板的连接,纵钢筋穿在钢筋穿孔中横钢筋布设于钢筋槽中并与纵钢筋链接构成钢筋网、也实现了与钢筋支撑座之间的固定。整个装配过程简单。
本实用新型以水泥板为基板,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水泥板与混凝土形成良好的结合,水泥板即是楼板的重要组成部分,又直接作为表面光滑的天花板,使建筑物的后续装修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通过钢筋支撑座将水泥板、钢筋网以及上层钢筋网连接成一体,不仅可以实现整体吊装,而且能避免浇筑混凝土时钢筋网的移动或错位。
本实用新型钢筋网与建筑物的承重结构的钢筋连接,使楼板与承重结构连接成一体,使建筑物的整体抗震性能大大提高。
本实用新型综合了预制板式楼板与现场浇注式楼板的特点,具有能够简化建筑物的施工工序,缩短建筑物的施工周期,降低建筑物的建造成本,能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等优点,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建筑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钢筋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钢筋支撑座与钢筋网之间的关系图。
图5是钢筋支撑座、钢筋网、竖直钢筋及上层钢筋网之间的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举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详细的描述。
结合图1、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包括水泥板基板1,在水泥板基板上固定均匀排列的钢筋支撑座2,钢筋支撑座由圆筒支撑体2-1和底板2-2构成,底板上开有螺钉孔2-5,底板的中部为镂空,圆筒支撑体2-1上开有钢筋穿孔2-3,圆筒支撑体2-1上边开有钢筋槽2-4,钢筋穿孔与钢筋槽相互垂直,纵钢筋3穿在钢筋穿孔中,横钢筋4布设于钢筋槽中,纵横布置的钢筋在相互交叉处固定连接构成钢筋网。纵横布置的钢筋可以通过焊接或者是捆绑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钢筋支撑座通过螺钉固定在水泥板上,钢筋支撑座底板中部的镂空不仅可以降低材料的消耗,而且更有利于浇筑混凝土与水泥板基板的结合。
结合图2、图3和图5,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是在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在纵横钢筋的相互交叉处通过焊接或捆绑的连接方式将竖直钢筋5固定在钢丝网上,在竖直钢筋的上端通过焊接或捆绑的连接方式固定由上层纵钢筋6与上层横钢筋7交叉连接构成的上层钢筋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鸿盛房屋节能体系研发中心,未经哈尔滨鸿盛房屋节能体系研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417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陶瓷薄板‑玻璃复合板明框安装系统
- 下一篇:一种阳光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