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润滑油生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41204.9 | 申请日: | 2017-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876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鲍增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巴彦县隆孚化工经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16 | 分类号: | B01F7/16;B01F15/06;C10M17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11 | 代理人: | 田怡春 |
地址: | 151801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润滑油 生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润滑油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润滑油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润滑油的生产大都是采用基础油为基料,在一定温度条件下,根据不同的用途添加一定的添加剂,调和成各种用途的润滑油。生个生产过程需要将相关设备有机的结合,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使制备的润滑油更好地具备其粘度、氧化安定性和润滑性,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润滑油进行充分的调和。可见润滑油的生产中搅拌和温度是两个关键的影响因素。现有的润滑油生产设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使用要求,但是这些设备多是仅仅采用搅拌机构进行搅拌调和,由于反应釜内腔的形状特点,在搅拌调和的过程中,会在内腔底部边缘形成搅拌死区,即位于该搅拌死区的润滑油得不到充分的调和,进而影响了润滑油的生产质量。另外,现有的设备往往采用外部加热,这样使得内部的原料的温度不均匀,外围高,内部低,同样影响了润滑油的生产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润滑油生产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润滑油生产设备搅拌性能差、温度不均匀的问题,并提出一整套系统,使得各设备有机结合,方便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润滑油生产系统,包括架体,所述架体的一侧形成内凹的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内设置有润滑油调配罐;
所述润滑油调配罐包括外壳和设于所述外壳内部的内胆;
所述外壳的顶端通过支撑架设置有上电机,所述上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经所述外壳伸入所述内胆内部,所述搅拌杆上设有若干水平设置的第一搅拌桨,所述搅拌杆的下端设置有扰流爪;所述内胆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水平设置的第二搅拌桨,所述第二搅拌桨与所述第一搅拌桨间隔设置;
所述搅拌杆和第一搅拌桨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加热装置;所述搅拌杆的顶端外侧环绕有内正电极环和内负电极环,所述第一加热装置的两极分别与所述内正电极环和内负电极环电连接;所述支撑架的内侧设置有环绕所述搅拌杆的用于外接供电的外正电极环和外负电极环;所述外正电极环与所述内正电极环贴合,所述外负电极环与所述内负电极环贴合;
所述外壳的下方设置有下电机,所述下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伸入所述外壳的底部并与所述内胆的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下电机与所述上电机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内胆与所述外壳之间设置有防止所述内胆旋转摆动的限位机构;
所述外壳的顶端开设有外基础油入口和外添加剂入口,所述外壳的底端设置有外成品油出口;所述内胆的顶端设置有内基础油入口和内添加剂入口,所述内胆的底端设置有内成品油出口;当所述内胆静止时,所述外基础油入口与所述内基础油入口对准,所述外添加剂入口与所述内添加剂入口对准,所述外成品油出口与所述内成品油出口对准;所述外基础油入口、外添加剂入口、外成品油出口、内基础油入口和内添加剂入口分别设有密封盖;所述内成品油出口设置有出油阀门;
所述外壳由内至外依次为加热层、保温层和硬质壳体层;
所述架体的上方具有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上设置有基础油储罐,所述基础油储罐的底部高于所述外基础油入口;所述基础油储罐的底部通过流量计连接有基础油供油管;所述基础油储罐的入口连接有基础油油泵,所述基础油油泵连接有基础油上油管;
所述架体的下方设置有成品油储罐,所述成品油储罐的入口连接有成品油油泵,所述成品油油泵连接有成品油上油管;
所述架体设有楼梯,所述楼梯与所述操作平台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轴上固定连接有转动手柄。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层为中空层,所述加热层内部设置有第二加热装置,所述加热层内填充有导热油。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内胆外壁上的限位卡子和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壁上并与所述限位卡子配合的限位凹槽,且所述限位卡子与所述限位凹槽之间设有滚轮。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杆的外壁和所述支撑架的内壁分别设置有绝缘固定槽,所述内正电极环、内负电极环、外正电极环和外负电极环分别容置于所述绝缘固定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顶端设置有上轴承座,所述上轴承座与所述外壳之间设置有上隔热层;所述上轴承座内部设置有上轴承,所述搅拌杆穿设于所述上轴承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底端设置有下轴承座,所述下轴承座与所述外壳之间设置有下隔热层;所述下轴承座内部设置有下轴承,所述转动轴穿设于所述下轴承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设于所述上轴承座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巴彦县隆孚化工经贸有限公司,未经巴彦县隆孚化工经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412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合物料浆高速剪切机
- 下一篇:聚氨酯生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