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双极化筒灯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40852.2 | 申请日: | 2017-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518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汪志号;陈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市安信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1/50;H01Q13/08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53 | 代理人: | 程开生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无线通信 系统 极化 筒灯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天线,具体地说是一种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双极化筒灯天线。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的迅速发展,传统基站天线与周边环境的冲突越来越大,很难融入周边的环境,因此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美好环境。
另外,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大多数市民因为对移动通信基站的不了解而对基站进入其周边大楼具有一种盲目的排斥心理。这些都极大的影响了无线通信信号的覆盖。为了满足了人们对城市环境要求越来越高的需求,越来越受到有关各方的广泛关注。因此越来越多的运营商采用美化天线作为无线基站的建设方法,对天线进行美化,使得居民眼不见为净,看不到传统的天线就不会对无线基站的建设产生干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双极化筒灯天线,该天线工作于1710MHz~2690MHz频段,具有隐蔽性好、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等特点。在保证筒灯外观的基础上内部加装天线,实现了通信的要求,做到了筒灯与天线巧妙的融为一体,避免了居民对无线辐射的恐惧和抵触,保证通信的覆盖和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双极化筒灯天线,包括筒灯外壳,卸掉所述筒灯外壳的后盖并在 所述后盖安装处安装双极化天线单元,双极化天线单元包括天线底板以及安装在该天线底板上的天线单元,天线底板四周与所述筒灯外壳内壁接触配合,天线单元位于所述天线底板和筒灯外壳包围的空间内,天线单元的馈线经天线底板后引出连接至电缆头。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筒灯外壳的材质为PVC。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具有频段宽、增益高、驻波低等优点,适用于不断发展的城市高楼大厦等室内公共场所。该天线能使辐射体与筒灯巧妙的融为一体,使天线和筒灯的功能都得到充分的发挥,相比较于正常天线具有更好的隐蔽性。辐射体天线置于筒灯内部靠下的位置,通过空间的合理安排,既保证了天线的性能又不会给市民带来恐惧,能够在1710MHz~2690MHz频段内正常收发信号,保证了人们的通讯畅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筒灯盖;2、筒灯外壳;3、搭扣;4、天线底板;5、天线单元;6、馈线;7、电缆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双极化筒灯天线,包括筒灯外壳,卸掉所述筒灯外壳的后盖并在所述后盖安装处安装双极化天线单元,双极化天线单元包括天线底板以及安装在该天线底板上的天线单元,天线底板四周与所述筒灯外壳内壁接触配合,天线单元位于所述天线底板和筒灯外壳包围的空间内,天线单元的馈线经天线底板后引出连接至电缆头。
其中,筒灯外壳上设置筒灯盖。
其中,筒灯外壳上设置搭扣。
筒灯外壳的材质为PVC,在实际使用中添加稳定剂、润滑剂、辅助加工剂、色料、抗冲击剂及其他添加剂。具有不易燃性、高轻度、耐气候变化性以及优良的几何稳定性。而且它对氧化剂、还原剂和强酸都有很强的抵抗力,所以筒灯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透波性好,对天线的电气指标影响非常小。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市安信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市安信通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408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量值溯源的集中式冲击电压标准波形发生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颈部矫曲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