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行走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38409.1 | 申请日: | 2017-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210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申东;闾坚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体育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H3/00 | 分类号: | A61H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43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走 辅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运动康复器材领域,涉及一种行走辅助装置,借助器械支撑提供下肢支撑力,减除患者肢体患侧足部受力。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或体育锻炼中,踝关节经常出现扭伤、韧带撕裂、骨折等损伤,康复过程中踝关节制动是一种手段,在此期间,患者踝关节往往不能受力,给自主行走、运动带来不便,需要借助康复器械来完成日常行走运动。现有的行走康复器具大多是拐杖,拐杖的使用常常不是很方便,即使有拐杖辅助,行动还是很吃力。
已有多种假肢以及行走辅助装置运用在康复领域。申请(专利)号201510942989.2,《一种行走助力装置》,该装置包括底座部分、大腿部分、小腿部分、足部分以及离合装置,为腿脚不利的人提供行走辅助。申请(专利)号201620074617 .2,《可负重行走辅助支架》,包括连接轴、弧形簧片、伸缩腔、伸缩筒、伸缩杆弹簧、伸缩杆调节腔等,此装置可以将重物的负荷传导至地面上,减少了人的疲劳感。
上述几种行走辅助装置在下肢运动中都可减少足部所受到的地面反作用力,但其装置本身,有的过于复杂,不便于穿戴,有些只是减少一些足部压力。
为此,需要一种结构简单,穿戴方便,利用支撑杆和尼龙搭扣固定的,具有足够支撑力,实现足底部不触地,足部不直接受力的一种行走辅助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膝部上端为固定端的行走辅助装置。
本发明主要由龙搭扣带、支撑杆、底座构成。
尼龙搭扣带:尼龙搭扣带其两头有尼龙搭扣,能够方便地粘接,尼龙搭扣带用于患者患侧大小腿和行走辅助装置之间的固定。本发明有三个尼龙搭扣带。膝部上端的尼龙搭扣带分两层,第一层(2)固定在膝关节上部,第二层(1)与第一层(2)在中间部分相连在一起,第二层(1)穿过支撑杆(6)上部的支撑座(5)上的两个孔(14),包在膝关节上部与尼龙搭扣带的第一层(2)由尼龙搭扣粘接,这样为支撑座(5)与膝部上端提供固定支撑。第二个尼龙搭扣带(3)穿过支撑杆上的孔(15),包在膝关节下部,第三个尼龙搭扣带(4)穿过桶状槽上的孔(16),固定下肢和小腿之间的连接。
支撑杆(6):支撑杆(6)上部为支撑座(5),支撑座(5)与支撑杆(6)固定连接为一起,支撑座(5)有一平面,与大腿后面接触,平面与垂线间有一定的角度,支撑座(5)上有对称的两个孔(14),尼龙搭扣带(1)从两个孔(14)穿过,包在大腿上将支撑座(5)固定在大腿后部。支撑杆(6)的下部插入底座(7)的桶状槽(8)内,支撑杆(6)下部与底座(7)的桶状槽有若干个对应的螺孔(11),调节螺丝(10)拧入不同高度的螺孔(11)内,从而调节支撑杆(6)插入底座(7)的深度,以适应不同的人体高度。支撑座(5)上的平面与大腿后面接触,如果平面与垂线间角度小,大腿与地面接近垂直,这时人体重力由大腿传递到支撑座(5)主要靠大腿后部与支撑座(5)上的平面间的摩擦力,如果平面与垂线间角度大,人体重力由大腿传递到支撑座(5)比较容易。因此将支撑座(5)上的平面设计成不同的角度。
底座(7):底座(7)由桶状槽(8)和模拟足(9)组成,桶状槽(8)后部有孔(16),第三个尼龙搭扣带(4)穿过孔(16)包在小腿上将底座(7)固定在下肢,桶状槽(8)与模拟足(9)之间由轴(12)连接,轴(12)使模拟足(9)可以活动,模拟足(9)的前后各有一个有弹簧(13)与桶装槽(8)连接,用以限制模拟足(9)的活动范围。模拟足(9)底部呈拱形,与足弓相似,底部由弹性材料构成,缓冲和地面间的冲击力。
实际使用时,可根据人腿不同的长度调节螺丝(10)拧入不同高度的螺孔(11)内,然后用三个尼龙搭扣带将行走辅助装置固定在患侧腿上,使患者的足悬空,完全不受支撑力,此时即可代替使用者患侧腿行走。
在使用本发明行走时先要进行简单的训练,健侧腿用力后蹬,使人体获得向前的速度,行走辅助装置支撑地面时,因足悬空,人体的重心高度比不用行走辅助装置时要高,也就是人的重心高度比健侧腿支撑地面时要高,因此在辅助装置支撑地面时人体重心绕轴(12)转动,人体重心升高,人体重心升高的动力来自健侧腿用力后蹬得到的向前的速度,此速度的动能有一部分转化为重心升高的势能。
附图说明
图1.:一种行走辅助装置示意图。
图2.:尼龙搭扣示意图。
图3.:支撑杆侧面示意图。
图4.:底座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按图1加工制造行走辅助装置,配有多个不同的支撑座,支撑座上的平面设计成与垂线间呈30度角、15度角或角度可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体育学院,未经上海体育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384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