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卸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38254.1 | 申请日: | 2017-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938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蓝会金;李健;王育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宁市嘉大混凝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C7/16 | 分类号: | B28C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89 | 代理人: | 郭晓华 |
地址: | 530200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卸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卸料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卸料装置是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重要设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有的混凝土卸料装置大都是卸料斗和气动设备组成而成,卸料斗出口一般是一个方形喇叭口结构,在出料口设置阀门,阀门与出料口连接处往往往是卸料斗里的死角,混凝土下来时很容易卡在死角处,久而久之,直角处就堆积了大量的混凝土,致使卸料斗洞口堵塞,而存在卸料不完全,易残留结块等现象。
而且混凝土从搅拌机上下来时每次都会作用同一个受力点,卸料斗是由整块铁板做成。在生产过程中,混凝土卸料斗口由于和料斗开关频繁摩擦,容易出现因局部破损而更换整个料斗的现象。当料斗任何一个地方磨穿,整个卸料斗都要卸下,重新更换新的装置。每次更换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甚至停工,几乎是每季度就要更换一次,给生产带来极大不便,同时也造成一定经济损失。为解决这一问题在申请号为201320047582.X的中国专利《一种混凝土搅拌站卸料斗》以及申请号为201220372511.2的中国专利《混凝土储料斗出料控制装置》中都公布了一种混凝土橡胶卸料漏斗,但该漏斗损坏后就全部更换,而且位置不可调,不能充分利用,浪费了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卸料装置,从而克服存在卸料不完全,易残留结块等现象,并降低卸料斗的破损更换频率,延长其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卸料装置,包括:储料斗、控制器、夹紧位置可调的夹紧装置、橡胶漏斗以及用于固定所述储料斗和所述夹紧装置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斗的出料口与所述橡胶漏斗的入料口连接,所述控制器连接并控制所述夹紧装置夹紧或打开所述橡胶漏斗的出料口。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橡胶漏斗与所述储料斗的连接为可拆卸式连接。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力元装置、调力臂、位置调节臂、夹棍以及夹臂,其中,所述力元装置包括气缸和电磁阀,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磁阀连接,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气缸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气缸的输出端经所述调力臂与所述位置调节臂连接,所述位置调节臂与所述夹棍连接;所述夹臂成对且对称设置所述所述储料斗出料口两侧,其一端与所述储料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夹棍连接。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位置调节臂上设置有可调节所述夹棍位置的定位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的储料斗的出料口并不是实质的混泥土卸料口,而是连接了可拆卸的橡胶漏斗,使得储料斗的出料口成为一个过渡仓口,下料时混凝土不会在储料斗的出料口处堆积大量的混凝土而留结块等现象;
2.由于储料斗的出料口处没有设置阀门,而是连接了可拆卸的橡胶漏斗且夹紧装置不与储料斗的出料口接触摩擦,避免了阀门与储料斗的出料口摩擦而造成储料斗破损的情况发生,延长储料斗的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中卸料的停止时通过控制器控制夹紧装置夹紧或打开橡胶漏斗的出料口来实现,橡胶漏斗在打开或夹紧的过程中做收缩和张开的运动,使得粘黏在橡胶漏斗上的混凝土松动而脱落,很好的防止混凝土因堆积而留结块的问题的发生,从而有效的保障混凝土下料流畅。
4.夹紧装置通过调节夹棍在位置调节臂上的不同位置,以实现对橡胶漏斗的充分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卸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储料斗,2-支架,30-控制器,31-力元装置,32-调力臂,33-位置调节臂,330-定位孔,34-夹棍,35-夹臂,4-橡胶漏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混凝土卸料装置,包括:储料斗1、控制器30、夹紧装置、橡胶漏斗4以及支架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宁市嘉大混凝土有限公司,未经南宁市嘉大混凝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382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