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耗型交流电子负载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36629.0 | 申请日: | 2017-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36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民;邹旭东;康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42 | 分类号: | G01R31/42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42201 | 代理人: | 曹葆青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耗 交流 电子负载 | ||
1.一种能耗型交流电子负载,其特征在于,包括交流接触器、交流输入滤波电感(3)、逆变桥(4)、直流侧电容(5)、斩波模块(6)、能耗电阻(7)、检测模块(8)和控制模块(9);
所述交流接触器的第一端用作与被测电源(1)一极连接的接口,所述交流接触器的第二端与所述交流输入滤波电感(3)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交流输入滤波电感(3)的第二端与所述逆变桥(4)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逆变桥(4)的第二端用作与被测电源(1)另一极连接的接口;
所述逆变桥(4)通过所述逆变桥(4)第三端和第四端与所述直流侧电容(5)并联,所述斩波模块(6)和所述能耗电阻(7)串联后与所述直流侧电容(5)并联;
所述检测模块(8)第一端用作与所述被测电源(1)连接的接口,用于检测所述被测电源(1)的电压;所述检测模块(8)第二端与所述交流输入滤波电感(3)连接用于检测所述交流输入滤波电感(3)的电流;所述检测模块(8)第三端与所述直流侧电容(5)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直流侧电容(5)的电压;所述检测模块(8)第四端与所述控制模块(9)第一端连接用于传送检测到的被测电源(1)的电压,所述检测模块(8)第五端与所述控制模块(9)第二端连接用于传送检测到的所述交流输入滤波电感(3)的电流,所述检测模块(8)第六端与所述控制模块(9)第三端连接用于传送检测到的所述直流侧电容(5)的电压;
所述控制模块(9)第一端与所述检测模块(8)第四端连接,用于接收检测到的被测电源(1)的电压;所述控制模块(9)第二端与所述检测模块(8)第五端连接,用于接收检测到的所述交流输入滤波电感(3)的电流;所述控制模块(9)第三端与所述检测模块(8)第六端连接,用于接收检测到的所述直流侧电容(5)的电压;所述控制模块(9)第四端与所述逆变桥(4)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逆变桥(4)的导通与关断;所述控制模块(9)第五端与所述斩波模块(6)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斩波模块(6)的导通与关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负载,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8)包括被测电源输出电压检测单元(81)、交流输入滤波电感电流检测单元(82)和直流侧电容电压检测单元(83);所述被测电源输出电压检测单元(81)第一端用作所述检测模块(8)第一端,所述被测电源输出电压检测单元(81)第二端用作所述检测模块(8)第四端;所述交流输入滤波电感电流检测单元(82)第一端用作所述检测模块(8)第二端,所述交流输入滤波电感电流检测单元(82)第二端用作所述检测模块(8)第五端;所述直流侧电容电压检测单元(83)第一端用作所述检测模块(8)第三端,所述直流侧电容电压检测单元(83)第二端用作所述检测模块(8)第六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负载,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9)包括相互连接的数字信号处理单元(91)和驱动与保护电路(92);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91)第一端用作所述控制模块(9)第一端,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91)第二端用作所述控制模块(9)第二端,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91)第三端用作所述控制模块(9)第三端;所述驱动与保护电路(92)第一端用作所述控制模块(9)第四端,所述驱动与保护电路(92)第二端用作所述控制模块(9)第五端;所述控制模块(9)还包括一与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91)连接的人机交互单元(9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负载,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9)首先根据接收到的所述被测电源(1)的电压U1和设定的电流特性曲线I0按照公式(I)计算得到负载电流指令Ir:
Ir=I0×U1÷220(I),
然后根据计算得到的所述负载电流指令Ir和所述交流输入滤波电感(3)的电流If按照公式(II)计算得到电流误差e:e=Ir-If (II),最后根据所述电流误差e计算得到驱动指令Ui,从而控制所述逆变桥(4)的导通与关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3662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