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摆臂连杆自锁式调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35792.5 | 申请日: | 2017-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358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阮祥伟;岳峰;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1/18 | 分类号: | B21B31/18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4111 | 代理人: | 鲁延生 |
地址: | 21001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杆 调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行业轧钢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棒、线材及型材的轧机摆臂连杆自锁式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棒、线材、型钢轧机是钢材轧制过程中的核心工艺设备,作用是对坯料进行轧制成型。轴向调节装置是轧机的重要机构,起着对上、下轧辊孔型进行对中的作用,消除成品上下错边现象,对轧制产品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际使用中,现有的轧机轴向调节装置存在如下缺陷:1.支撑轧辊的四列圆柱滚子轴承,内外圈是分离的,内圈固定在轧辊辊颈上,随着轧辊的轴向移动而移动;轴承外圈和滚柱一起固定在辊箱上,随着辊箱固定在机架上。在进行轴向调整操作时,轴承内、外圈产生相对移动,轴向调整范围受限(一般为±3mm),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轴承的转动效率;2.轴向调节操作通过蜗轮蜗杆—两段螺纹副实现,一方面,该装置和轴承一起装配在辊箱内部,造成结构复杂、空间紧凑,且对零部件的加工精度、安装要求较高;另一方面,装置中用于运动传递的两段螺纹副间隙不可调整,在设备安装时经常会造成螺纹啮合过紧,出现抱死无法转动的情况,在换辊后进行的轴向调整操作时,往往很困难或者根本无法进行;而当两段螺纹副之间存在配合间隙时,又无法有效锁紧轧辊,在轧制时轧辊易产生轴向窜辊现象,影响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摆臂连杆自锁式调节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空间大、可靠性高,能方便、快速地安装调整和维修 轧机,实现轧机上轧辊的整体轴向移动式调节,并可广泛应用于具有相同功能需求的机械设备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摆臂连杆自锁式调节装置,包括轧机机架,其特点是该装置还包括调节装置,所述的调节装置安装在轧机机架上,所述的调节装置包括转动部分和直线移动部分;所述的转动部分包括第一摆臂、第二摆臂、内螺纹套管、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的直线移动部分包括第一端盖、球头螺杆和轧辊装配。
进一步地,所述的转动部分还包括第一调整支架,所述的第一调整支架固定在轧机机架上,第一销轴通过轴端挡板与第一调整支架连接固定,第一摆臂、第一调整夹通过第一销轴安装固定在轧机机架上;所述的第一摆臂与第一调整夹的使用螺杆连接;所述的螺杆一端设弧形球面,一端设螺纹,弧形球面端顶在第一调整夹中的销的表面,另一端与第一摆臂的螺纹孔配合;同时,由于螺杆与销之间为弧形面接触,这样,当第一摆臂与第一调整夹之间产生相对转动时,二者还能保持接触,实现自动调心功能;所述的第一调整夹、第二调整夹上设有用螺栓固定的垫板;第一端盖两端各安装有四个球头螺杆,二者通过螺纹连接,通过调节球头螺杆与第一端盖端面的距离,垫板与球头螺杆之间采用弧面接触结构,调节第一端盖与第一调整夹第二调整夹之间的松紧程度,实现自动调心功能;所述的第一连杆一端与第一摆臂通过销轴连接,另一端与内螺纹套管一端螺纹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杆一端与第二摆臂通过销轴连接,另一端与内螺纹套管另一端螺纹连接,第一摆臂、第二摆臂转动带动第一调整夹、第二调整夹转动,第一调整夹、第二调整夹的转动通过垫板、球头螺杆推动第一端盖实现直线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销轴与第一摆臂、第一调整夹之间可以相对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的内螺纹套管两端螺纹及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对应的螺纹分别是左旋和右旋,手动转动内螺纹套管实现第一摆臂、第二摆臂对中或者反向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的轧辊装配包括第一连接螺栓及垫圈、第二端盖、轴承座、第二连接螺栓及垫圈、第三端盖、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四列圆柱滚子轴承、环、轧辊。
进一步地,所述的直线移动部分通过第一连接螺栓及垫圈、第二连接螺栓及垫圈、第三端盖、环将第一端盖、轴承座、轧辊连接成一个整体。
进一步地,所述的轧辊装配由轧辊两端通过四列圆柱滚子轴承支撑在轴承座上,轴承座固定在轧机机架上;所述的环一端顶在轧辊辊身端部,一端顶在四列圆柱滚子轴承的内圈;所述的第二端盖通过第一连接螺栓及垫圈固定在轴承座上,其端部凸肩顶在四列圆柱滚子轴承的外圈;所述的第一端盖通过第二连接螺栓及垫圈固定在轴承座上;所述的角接触球轴承安装在第一端盖的内孔内,第一端盖的内孔凸肩顶住角接触球轴承的外圈;所述的第三端盖顶在角接触球轴承的内圈,并通过螺栓固定在轧辊端部;角接触球轴承另一侧的内圈和外圈分别与四列圆柱滚子轴承的内圈和外圈实现贴紧。
摆臂连杆自锁式调节装置的安装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一、将上轧辊装配初始对中、定位并辅助固定;调节位于轧辊侧翼的四个球头螺杆,使得球头部分伸出长度基本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357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二十辊轧机的机架
- 下一篇:轴向预紧拉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