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堵塞的除锡头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33512.7 | 申请日: | 2017-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055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发明(设计)人: | 杜洪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崴泰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00 | 分类号: | B23K3/00;B23K1/0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南城街道石鼓花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堵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线路板返修设备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防堵塞的除锡头。
背景技术:
目前,在对电路焊上的残锡进行清除作业时,会用到吸锡带和烙铁等工具,但这种方式早已经被动大量实验证明会对电路板焊盘造成损伤,所以后来就采用非接触式除锡方式。即热风对焊盘及残锡加热同时,采用真空吸锡的方式对残锡进行清除,其采取一手持电加热装置,一手持吸锡装置进行除锡,这种方式存在以下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工作效率低,二是会造成堵孔;原因在于:其一,由于吸锡枪头吸完锡后,残锡会快速冷却,所以易堵孔;其二,残锡会粘附在吸锡管内,也会造成堵孔;而一旦发生堵塞吸锡管孔的现象,就会无法有效清除残锡了,必须用铁线等工具将堵塞的管孔残锡清除掉才能能继续作业,这样会浪费很多时间,而且吸锡头的寿命也会很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防堵塞的除锡头。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堵塞的除锡头,该除锡头包括一个热风管和连接在热风管下端并与热风管连通的除锡嘴主体,所述除锡嘴主体的底部具有的热风出口;于所述除锡嘴主体的侧部安装有一储锡盒,该储锡盒与除锡嘴主体侧壁之间连接有一连接管,该连接管与除锡嘴主体的内部为连通状,连接管与储锡盒的连接端成型有密封端盖,密封端盖中部开孔并密封穿设一吸锡管,吸锡管的一端穿出该密封端盖,另一端朝除锡嘴主体底端的热风出口弯折并穿出热风出口,且吸锡管的底端外壁与热风出口内壁之间形成出风通道;储锡盒盒壁上设有与连接管的密封端盖对接的密封接头,且密封接头中部设有一可供吸锡管端部穿入的通孔;储锡盒的盒盖上还设有可与抽真空管路连接的抽真空接口。
所述的储锡盒包括储锡盒本体、盒盖以及储锡盒支架,盒盖上开设有抽真空接口,盒盖还具有延伸段,储锡盒本体的两侧和前端面设有一围板,储锡盒支架呈抽屉式结构。
所述热风管具有一立式筒状外壳,筒状外壳的底端设有网格板并与所述除锡嘴主体连通;筒状外壳的内壁附着有保温隔热层,在筒状外壳的内部安装有横截面呈“*”形的电加热元件,电加热元件的外壁与保温隔热层之间形成通风通道;在筒状外壳的上端部安装有开设了通风孔的上端盖和导电通风接头,导电通风接头包括一个中部开有与筒状外壳相通的通风口的接头底座、与接头底座连接并同样开设有通风通道的接头上座,接头底座上还设有端子孔和导线槽,端子孔内安装有与电加热元件连接的导电端子。
所述接头上座的进风口位于侧部,出风口位于底部与接头底座上的通风口连通,在接头上座的顶部安装有从电加热元件中轴线穿过并延伸至除锡嘴主体内的感温探头。
在筒状外壳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安装有上连接支架和下连接支架,上连接支架安装在筒状外壳的上端与导电通风接头支架,下连接支架安装在筒状外壳的底端与除锡嘴主体之间,上连接支架、下连接支架的侧部分别与除锡头主支架连接;除锡头主支架还与储锡盒支架连接。
电加热元件分为独立的两段。
除锡嘴主体的热风出口内壁成型有与吸锡管下端部外壁接触的定位筋。
所述吸锡管分为位于除锡嘴主体和连接管内部的粗管段、以及与粗管段的底端部对接并穿出除锡嘴主体底端热风出口的细管段,细管段上端外围设有密封套管,且该密封套管由粗管段底端穿入,密封套管的底端具有与粗管段底端面抵触的凸环。
本发明中,吸锡管主体均处于热风管的热风环境中,能保持在220℃,高于锡的熔点217℃,因此可以防止锡在吸锡管中凝固,起到防止堵塞的效果。而且,本发明中储锡盒与连接管采用密封接头方式对接,储锡盒的支撑采用抽屉式结构,配合定位螺丝定位,因此当储锡盒储满后可以快速更换储锡盒,提高效率。另外,本发明中除锡头自带热风管,结构紧凑,加热效率高、热损失小,外部冷空气经热风管后快速升温,达到高于锡熔点的220℃。
本发明除锡头在使用时安装在机械臂上自动控制移动,对线路板上的指定位置进行吹热风熔锡、抽锡的作业,全程可自动完成,无需手动操作,人工只需在储锡盒满时更换储锡盒即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中另一种实施例吸锡管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崴泰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崴泰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335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