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捆扎机的压辊送料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33369.1 | 申请日: | 2017-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172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张超;李永胜;刘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汕头东风印刷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爱立德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41/16 | 分类号: | B65B41/16;B65B1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429 | 代理人: | 孔凡亮 |
地址: | 515064 广东省汕头市潮汕路金园工业城北郊工业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捆扎 压辊送料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设备的部件,具体说是涉及一种可保证薄膜机械强度的自动捆扎机的压辊送料机构。
背景技术
自动捆扎机是目前应用十分广泛的包装设备,其利用薄膜经过输送、切带、捆扎等步骤实现对产品的捆扎和包装。在自动捆扎过程中,薄膜需要经输送辊轮的传输以送进捆扎机构内部。然而,传统的薄膜传输中通常仅能起送料的作用,其结构存在着两个重大的技术缺陷。其一,现有的薄膜输送辊轮结构中,由于薄膜包裹于输送辊轮的外侧面上,所以一般仅有薄膜内侧与输送辊轮的表面接触。该情况会使薄膜在输送时其内侧持续输送辊轮的摩擦作用,因而薄膜外侧极易带上静电并吸附环境中的碎屑或粉尘,从而降低薄膜的整洁度。该现象会导致薄膜在加热熔融粘合时,因其带有碎屑或粉尘的存在而产生粘合不牢的情况。其二,薄膜在传输时持续受输送辊轮的向外张力作用,该作用会使薄膜在传输时产生内应力,从而大幅降低薄膜自身的机械强度,导致薄膜在捆扎后容易出现断裂的情况。因此,现有的自动捆扎机的薄膜输送手段仍然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传输稳定性强、并可消除薄膜静电及内应力的自动捆扎机的压辊送料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动捆扎机的压辊送料机构,包括设于机架上的传输电机及可绕轴旋转的传输辊,传输电机的转轴与传输辊的转轴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辊外侧设有与薄膜位置相对应的压辊装置。
进一步说,压辊装置包括设于机架上的固定座、活动设于固定座上的摆动臂及设于摆动臂上可绕轴旋转的压料辊,压料辊与传输辊位置相对应。
更进一步说,压料辊包括设于固定座上的压料转轴、套于压料转轴上并与传输辊位置相对应的中空压辊及设于中空压辊两端的压料轴承,压料轴承的外旋转面与中空压辊内表面连接、内旋转面与压料转轴外表面连接。
根据上述结构进行优化,摆动臂上设有定位架,定位架上设有与固定座位置相对应的限位杆。
更进一步说,定位架与固定座之间设有套于限位杆上的压力弹簧。
根据上述结构进行优化,摆动臂上固定有位于压料辊外侧的保护架。
进一步说,压辊装置与传输辊自上而下依次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捆扎机的压辊送料机构优点如下:
1、本实用新型利用位置对应的传输辊和压辊装置的配合,组成薄膜的辊压传输机构。该辊压传输机构使薄膜在输送过程中,其两面分别受反向的滚动摩擦力作用,并且传输辊和压辊装置均设置于机架上,从而使薄膜在摩擦时产生的静电能互相抵消,以减少薄膜因静电而出现吸附碎屑和粉尘的情况。另外,通过压辊装置在薄膜传输时对其起压紧作用,减少了薄膜因传输辊的持续向外张力作用而产生的内应力,大幅提高薄膜的机械强度。
2、本实用新型的压辊装置中,利用中空压料辊和活动设于固定座上的摆动臂组成压料机构。首先,中空压料辊的自重不大,在压料辊利用自重对薄膜施压时不会造成薄膜在传输过程中出现卡死的情况。其次,摆动臂在薄膜传输时始终处于自由转动状态,并在压料辊的自重作用下产生向下转动的趋势,从而确保压料辊与薄膜连接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3、本实用新型的摆动臂上设有定位架,而定位架与固定座之间设有压力弹簧。利用压力弹簧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使压料辊在薄膜表面上升后能快速复位,并对压料辊的下压提供辅助应力,从而改善压料辊与薄膜连接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压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压料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机架1、传输电机2、传输辊3、固定座41、摆动臂42、压料辊43、压料转轴431、中空压辊432、压料轴承433、定位架44、限位杆45、压力弹簧46、保护架4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汕头东风印刷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爱立德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汕头东风印刷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爱立德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333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伏电站集成控制系统
- 下一篇:用于电动车或者混合动力车的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