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态挡土墙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32480.9 | 申请日: | 2017-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086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发明(设计)人: | 陈辉;李永林;刘建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森源建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2 | 分类号: | E02D29/02;A01G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1899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态 挡土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挡土墙,具体涉及一种生态挡土墙。
背景技术
挡土墙是指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的构造物。为了增加挡土墙和周边环境的协调度,一般会在挡土墙上安装花池,从而安装植株。
如公告号为CN201794090U的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挡土墙,包括砌块墙体和混凝土压顶,还包括槽状的花池,所述花池的底部设有将之卡接与压顶的卡槽,在花池底部设有排水孔,在压顶内部设有泄流通道,排水孔与泄流通道相连通。
在下雨时,雨水经过花池后会从排水孔排出花池外,然后流经泄流通道后直接排出土墙。即花池内无储水,则晴天花池内土壤中水分晒干后需人工浇水,不仅浪费了水资源,也需要较多的人工劳动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储蓄雨水来浇灌花植槽内植物的生态挡土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态挡土墙,包括墙体和设置在所述墙体外侧的排水边沟,所述墙体上端设有花植槽,所述花植槽一侧设有用于储水的雨水沟,所述雨水沟位于花植槽下方,所述雨水沟和花植槽内均设有泥土且所述雨水沟和花植槽连通,所述雨水沟上端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排水边沟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下雨时,水进入到雨水沟和花植槽内。当雨水较少时,雨水被雨水沟和花植槽内的泥土吸收。花植槽内的水渗透花植槽内的泥土后会流到雨水沟内,进行储存。当晴天时,在泥土的作用下,当花植槽内的泥土干燥后,雨水沟内的泥土将雨水沟内的水传输到花植槽内,从而使花植槽内的植物保持水分充足。且充分利用了雨水,减少了需人工浇水的次数,从而减少了劳动力,充分利用了资源。当雨水过多时,雨水从排水管流出雨水沟,然后流到排水边沟内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墙体上设有防水压顶,所述花植槽设于防水压顶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墙体是由砌块或砖块等块状物拼接而成,故墙体上是由间隙的。防水压顶可防止雨水从墙体上端渗入到墙体的缝隙内,从而减小由于雨水进入墙体缝隙内导致墙体结构强度减小的概率发生,即减小了墙体坍塌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墙体上设有贯穿墙体的泄水孔,所述泄水孔从上至下设有多排,两排相邻的所述泄水孔呈交错设置,所述排水管与墙体最上端的泄水孔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泄水孔增强了墙体的透水性,从而使墙体一侧坡体上的水可从泄水孔排出墙体,防止地面水下渗和雨水堆积在坡体上后形成静水压力。排水管排出的水可从泄水孔流出墙体,然后流到排水边沟内,不需直接将排水管引到排水边沟内,从而减小了排水管所需长度,使其安装更方便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雨水沟和花植槽之间设有过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使花植槽内的水流到雨水沟内时,不会将土壤带到雨水沟内,从而确保花植槽内的土壤充足,提高了花植槽内植物的存活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花植槽上端设有用于与所述墙体最上端的泄水孔连通的出水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雨量过大,排水管来不及排水时,花植槽内的积水可直接从出水管排出,从而减小水从花植槽溢出导致土壤流失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泄水孔背对排水边沟一端设有用于反滤的砂袋,所述砂袋覆盖住泄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防止墙体后泥土和其他固体物质流入泄水孔内导致泄水孔堵塞,确保了泄水孔的排水性。且砂袋方便检查是否已经安装,确保泄水孔反滤。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泄水孔背对排水边沟一端内嵌设有用于封堵泄水孔的无砂混凝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需额外物品安装,只需直接用无砂混凝土堵住泄水孔一端,即可防止固体杂质进入泄水孔,防止泄水孔堵塞,使施工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墙体下端设有防滑凸榫,所述排水边沟、防滑凸榫和墙体呈一体成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防滑凸榫前的被动土压力,来提高墙体的抗滑能力,使墙体更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雨水沟上端呈封闭设置,所述雨水沟上端开设有若干进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防止大颗粒固体进入到雨水沟内导致雨水沟内的容积变小,确保了雨水沟的储水量。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具有较好的储水性和排水性,可利用雨水对花植槽进行水分补充,减小了人力劳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森源建筑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森源建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324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