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叶的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32200.4 | 申请日: | 2017-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165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彭定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神农泵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08 | 分类号: | F04D29/08;F04D29/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317500 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大***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流体泵的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导叶的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1、图2所示,流体泵在泵轴100的末端安装有叶轮2,叶轮2位于泵体5的端部进水口处,泵体5的端部进水口处固定安装有前盖3,叶轮2的导叶4位于前盖3和泵体5之间。
叶轮2在电机驱动泵轴100而转动后,产生离心力,将液体经导叶4的导流槽1从泵内A送往泵出口B方向。
但是,在导叶4朝向泵体5的导叶底面7位置,液体可能发生渗漏,渗漏会导致导叶4受力不平衡、泵流量不稳定、泵出液体压力下降等等不良后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叶的密封结构,其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降低液体泄漏带来的不良影响。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导叶的密封结构,在泵轴的末端安装有叶轮,叶轮位于泵体的端部进水口处,泵体的端部进水口处安装有前盖,叶轮的导叶位于前盖和泵体之间,其特征在于:在导叶朝向泵体的导叶底面上开设有环形凹槽,凹槽内嵌设O型密封圈,O型密封圈顶抵在泵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O型密封圈在泵体和前盖的相互紧固作用下密封导叶底面的泄漏面,使导叶的受力均衡,泵流量稳定,泵出液体压力稳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叶轮结构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下图1的C-C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导叶部分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下图1的C-C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实施例。
如图1、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流体泵在泵轴100的末端安装有叶轮2,叶轮2位于泵体5的端部进水口处,泵体5的端部进水口处固定安装有前盖3,叶轮2的导叶4位于前盖3和泵体5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在于,在导叶4朝向泵体5的导叶底面7上开设有环形凹槽9,凹槽9内嵌设O型密封圈8,安装后,由于泵体5和前盖3的相互紧固作用,O型密封圈顶抵在泵体5上。
这样,密封了泵内A到泵出口B之间的导叶底面7的泵液体渗漏面。
从而液体只从导叶4的导流槽1从泵内A送往泵出口B方向,不会泄露,导叶的受力均衡,泵流量稳定,泵出液体压力稳定。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神农泵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神农泵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322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化车辆解封方法
- 下一篇:一种智能交互式开关锁系统及开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