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捕捉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31988.7 | 申请日: | 2017-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622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王爱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爱军 |
主分类号: | A01M27/00 | 分类号: | A01M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14 | 代理人: | 安娜 |
地址: | 748407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捕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捕捉器。
背景技术
现阶段,捕捉药材地里、草原上的鼢鼠及竹林里的竹鼠所用的捉捕机构一般是木质结构的,各个部件之间的摩擦力比较大,灵敏度低,不利于捕捉;而且,木质的捉捕机构易腐朽、使用寿命短,对树木的破坏程度大;同时,体积大,对药材、草地的破坏程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捕捉器,以达到灵敏度高、使用寿命长、体积小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捕捉器,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通孔,与所述通孔对应位置的所述底板上设有中空结构的套管,所述套管内设有弹性捕捉机构;
所述套管的外壁上设有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位于所述套管的外部,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铰接有延伸至所述弹性捕捉机构上的触发机构。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弹性捕捉机构包括位于所述套管内的插杆,所述插杆上套装有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的一端连接至所述插杆上,所述拉伸弹簧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底板上;所述插杆靠近所述底板的一端设有尖端部。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插杆上设有容纳孔,所述拉伸弹簧设置于所述容纳孔的下方,所述拉伸弹簧的一端挂装至所述插杆上的所述容纳孔内;
所述底板上还设有位于所述套管一侧的连接孔,所述拉伸弹簧的另一端挂装至所述连接孔内。
作为再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触发机构包括铰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的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一连杆对应位置的所述套管上设有长孔;
所述第二支撑杆上铰接有触发杆,所述触发杆与所述第一连杆之间铰接有第二连杆;
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连杆经所述长孔并延伸至所述容纳孔内;所述触发杆向所述尖端部倾斜延伸。
作为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均折弯有圆环,其中一所述圆环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杆上;所述触发杆上设有向所述第二连杆延伸的延伸部,另一所述圆环挂装于所述延伸部上。
作为又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底板的两端均设有用于插入土地中的固定杆。
作为又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插杆远离所述尖端部的一端设有手柄。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捕捉器的有益效果如下:
由于底板上设有中空结构的套管,套管内设有弹性捕捉机构;且套管上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铰接有延伸至弹性捕捉机构上的触发机构,从而在使用中,将底板贴放在地方上,并通过重物将底板进行固定,同时,将套筒内的弹性捕捉机构对准鼠洞的中心,进而当鼢鼠或竹鼠出洞时触动触发机构,之后,弹性捕捉机构动作实现对鼢鼠或竹鼠的捕捉。
综上所述,组成该捕捉器的各个部件、机构都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避免了对树木的破坏,而且使用寿命长,灵敏度高,大大提高了捕捉效率和成功率;同时,该捕捉器加工方便,体积小,成本低,有效避免了对药材、草地的破坏,保护了环境。
由于弹性捕捉机构包括位于套管内的插杆,插杆上套装有拉伸弹簧,拉伸弹簧的一端连接至插杆上,另一端连接至底板上,从而在工作中(初始状态时, 拉伸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当鼢鼠或竹鼠出洞时触动触发机构后,触发机构与弹性捕捉机构脱离,之后拉伸弹簧回缩并带动插杆动作,同时尖端部穿过鼢鼠或竹鼠的身体,将鼢鼠或竹鼠固定在插杆上。结构简单,为捕捉器具有高的灵敏度奠定了基础。
由于拉伸弹簧的一端挂装至容纳孔内,另一端挂装至连接孔内,采用该挂装方式,大大提高了拉伸弹簧装配的便利性。
由于触发机构包括铰接于第一支撑杆上的第一连杆,第二支撑杆上铰接有触发杆,触发杆与第一连杆之间铰接有第二连杆,从而在工作中,当鼢鼠或竹鼠出洞时首先触动倾斜设置的触发杆,同时在拉伸弹簧的作用下,第一连杆会带动第二连杆向上运动,直至触发杆与第二连杆脱离,此时,没有任何力作用于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上,进而拉伸弹簧的回缩力带动插杆动作。综上所述,采用该触发机构结构简单,通过杠杆原理,有效保证了弹性捕捉机构在初始状态的保持性(鼢鼠或竹鼠未触动触发机构前);同时,为插杆快速动作提供了保障(鼢鼠或竹鼠未触动触发机构后)。
由于第二连杆的两端均折弯有圆环,其中一圆环转动安装于第一连杆上,另一圆环挂装于触发杆的延伸部上,结构简单,大大提高了与第一连杆和触发杆连接的便利性,同样,有助于提高灵敏度。
由于底板的两端均设有固定杆,从而在使用中,将该固定杆插入土地中,大大提高了该捕捉器在使用中的固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爱军,未经王爱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319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