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通信天线塔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31938.9 | 申请日: | 2017-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169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戴海兵;徐刚;李晋;卢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市分公司;江苏景灿钢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2/00 | 分类号: | E04H12/00;E04H12/22;H01Q1/12;H01Q1/36;H01Q1/42;H01T19/04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000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信天线塔,具体讲是一种能与现场环境相融,稳定性好的通信天线塔,属于通信基础设施领域。
背景技术
通信天线塔是主要用于接收/发射各类通信信号。为了满足正常的信息覆盖通过需要加大通信天线塔的建设密度,提高天线数量。现有的通信天线塔通常在塔体上部直接安装天线,天线裸露在外不仅缩短了天线的使用寿命,而且影响现场整体环境的美观,容易引起周围群众的抵制。此外,现有技术中部分天线塔采用外罩对天线进行隐藏,但其导致迎风面积增大,影响通信天线塔的稳定。此外,该种通信天线塔的天线安装数量的有限,限制了正常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与现场环境有效相融,稳定性的通信天线塔。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通信天线塔,包括杆体,所述杆体的上部安装抱杆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抱杆天线至少为3组,3组抱杆天线上下间隔设置,所述抱杆天线的外侧设有环形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与杆体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罩的上、下两端直径大于中部直径,呈束腰结构。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抱杆天线包括上抱杆天线、中抱杆天线和下抱杆天线,所述中抱杆天线的直径小于上抱杆天线和下抱杆天线。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杆体的底部连接底桶。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底桶呈鼓形,包括半锥形的上桶和下桶、圆桶结构的中桶,所述上桶与中桶的顶端固定连接,下桶与中桶的底端连接,所述上桶的顶端连接上法兰,所述下桶的底端连接底法兰;所述上桶上开有窗口。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上桶与中桶、下桶与中桶连接处的内侧连接多个支撑板,所述底法兰与下桶的外侧之间连接多个法兰撑板,所述上法兰与上桶连接处的内侧连接多个法兰撑板。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杆体包括顶杆、上杆、第一中杆、第二中杆和下杆,所述上杆的底部直径略小于第一中杆的顶部直径,所述第一中杆的底部直径略小于第二中杆的顶部直径,所述第二中杆的底部直径略小于底杆的顶部直径,上杆、第一中杆、第二中杆和下杆依次插接;顶杆与上杆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杆体的顶部连接避雷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在杆体上设置至少3组抱杆天线,抱杆天线的外侧设置束腰结构的环形防护罩,在满足正常信号覆盖的同时,环形防护罩可以对天线形成有效地防护,延长天线使用寿命,保证通信质量;环形防护罩可以涂覆与现场环境协调的色彩,提高天线塔的环境整合度;束腰结构的环形防护罩在实现天线防护的同时,可以大大减少罩体的迎风面积,保证天线塔的稳定性;(2)、中抱杆天线的直径小于上抱杆天线和下抱杆天线,可以满足不同运营商的架线需求,并可以环形防护罩的结构更加紧凑,迎风面积更小,更加稳定;(3)、在杆体的底部设置底桶,可以方便各类线路的穿行,提高塔体的稳定性;(4)、桶体上设置各类撑板,可进一步提升底桶的强度,进而提高塔体的稳定性;(5)、上杆、两个中杆和下杆依次插接,顶杆与上杆固定连接可便于杆体的运输与快速安装;(6)、杆体的顶部连接避雷针,可以防止天线塔被雷击,发生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通信天线塔结构示意图;
图2为通信天线塔上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底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和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通信天线塔,包括底桶1、杆体2、抱杆天线、玻璃钢罩3和避雷针4。底桶1通过底法兰1-5与塔基(图中未显示)固定连接,杆体 2的底部通过上法兰1-4与底桶1相连接。抱杆天线固定安装在杆体2的上部,抱杆天线的外侧安装玻璃钢罩3,以对天线进行隐藏和保护。玻璃钢罩3可以根据现场环境涂覆相适应的色彩,提高通信天线塔的现场融合度。玻璃钢罩3为环形,玻璃钢罩3的上端、下端直径大于中部直径,形成束腰结构,以减少玻璃钢罩3迎风面积,降低阻力,提高通信天线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杆体2的顶端通过顶法兰连接避雷针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市分公司;江苏景灿钢杆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市分公司;江苏景灿钢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319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约化养殖用饲料搅拌与送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舍饲绵羊饲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