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改性分子筛滤料的去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31387.6 | 申请日: | 2017-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449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发明(设计)人: | 邵志元;李长胜;邵佩;王雪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志峰(北京)环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11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改性 分子筛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改性分子筛滤料的去砷装置。
背景技术
砷是一种毒性很强的重金属元素,其在环境中存在将对人体、水生动植物等产生严重影响。天然存在的砷以无机化合物的形式广泛分布在土壤、岩石矿物中。砷化合物是世界卫生组织等诸多权威机构认定的致癌物,目前全世界有超过一亿人口受到饮用水砷污染的威胁,仅我国砷中毒危害病区的暴露人口就高达1500万人,已确诊患者超过数万人。长期饮用砷超标的水,将可能导致皮肤色素沉积、皮肤角质化、皮肤癌、肝癌、心血管疾病等一系列健康问题。为了控制饮用水、粮食、蔬菜、水果、水生动物(如鱼)等不同途径对人体等造成的砷暴露风险,我国通过标准的形式对不同水环境中砷浓度限值进行了严格的规定。例如,水环境质量标准中要求四类及其以上水体中砷浓度应该低于50μg/L;工业废水排放标准中规定排放入水体中的工业废水中砷浓度应低于0.50mg/L。我国最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对砷浓度限值做出了更为严格的规定,要求饮用水中砷最大浓度必须低于10μg/L。
水中砷的去除技术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与难点问题。许多研究与技术开发工作着眼于饮用水中砷的去除,开发了大量的除砷新技术与新方法,如吸附、絮凝-沉淀-过滤、絮凝-直接过滤、电渗析、离子交换、膜分离等。在除砷吸附材料上,开发了活性氧化铝、赤泥、改性活性炭、羟基氧化铁、锰砂、水合锰氧化物、氧化铁-氧化铝复合纳米材料、铁锰复合氧化物/硅藻土等材料。例如,李圭白等人前期申请的铁锰复合氧化物/硅藻土吸附材料(专利申请号:200610008135.8)能够充分实现三价砷(As(III))的氧化与五价砷(As(V))的吸附,从而表现出优异的吸附除砷能力。蔡亚岐等人发明的氧化铁-氧化铝复合纳米材料(专利申请号:CN200710118307.1)颗粒粒径细小、比表面积很大,从而表现出很强的去除水中砷等污染物的能力。但上述方法前期投入成本高、只能局限于小规模使用,因此,开发高效、成本低廉、使用方便且可满足大规模除砷需求的除砷装置,已成为目前研究与工程应用中亟需解决的难点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除砷效果好的基于改性分子筛滤料的去砷装置。
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改性分子筛滤料的去砷装置,其中,包括中间水池、除砷过滤器、活性炭吸附塔和清水池,中间水池的入水口通过第一输水管与井内连通,中间水池的出水端通过第二输水管与除砷过滤器的入水管连接,除砷过滤器的出水管与活性炭吸附塔的入水口连接,活性炭吸附塔的出水口与清水池的入水口连接,
除砷过滤器又包括水箱和除砷桶,除砷桶顶端开口,除砷桶内部设置有改性沸石滤料层,水箱的入水口与第一放空管连接,水箱的出水口与除砷桶的开口连通,除砷桶底端与第二放空管连通。
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改性分子筛滤料的去砷装置,其中所述清水池的出水口与反冲洗管道的一端连接,反冲洗管道的另一端分别与除尘过滤器的出水管和活性炭吸附塔的出水口连接,反冲洗管道上设置有反冲洗泵。
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改性分子筛滤料的去砷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输水管上安装有深井泵。
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改性分子筛滤料的去砷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输水管上安装有中间提升泵。
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改性分子筛滤料的去砷装置,其中所述砷桶为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圆柱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改性分子筛滤料的去砷装置,其中所述除砷桶下部的侧壁上开设有加药口,加药口与再生加药装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改性分子筛滤料的去砷装置,其中所述除砷桶上部的侧壁上开设有溢流口。
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改性分子筛滤料的去砷装置,其中所述除砷桶下部的侧壁上开设有取样口。
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改性分子筛滤料的去砷装置,其中所述水箱的出水口与除砷桶的开口之间通过进水管连接,进水管上设置有蠕动泵和闸阀。
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改性分子筛滤料的去砷装置,其中所述改性沸石滤料层中的滤料采用粒径为0.8-1.8mm的岩浆沸石;活性炭吸附塔内的活性炭原料为椰子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志峰(北京)环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志峰(北京)环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313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漂浮物水污染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级过滤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