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双层透皮中药贴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31101.4 | 申请日: | 2017-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105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曹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新 |
主分类号: | A61K9/70 | 分类号: | A61K9/70;A61P29/00;A61N5/06;A61M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465334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双层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药贴,具体是一种复合双层透皮中药贴。
背景技术
贴剂是指粘贴在皮肤上能使中药提取物对身体表面产生全部或局部作用的一种薄片状制剂。双层透皮中药贴剂,是一种通过皮肤吸收,并通过控释机制,按病情需要剂量,快速、持久的由表及里、循序渐进进入身体的贴片、贴剂中药提取物或者承载药性的贴片状单一载体或者复合体。
2009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强调坚持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作用。4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2011年,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出台《关于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中进一步发挥中医药 作用的意见》,对中医药如何参与医改、充分发挥作用作了详细部署。
在2016年19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指出:要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2016年12月6日,我国首次发布《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强调:要发挥中医药资源巨大的经济潜力和原创优势,推动实现中医药健康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现代社会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们用各种中药贴剂来缓解或治疗各种因风、寒、痹、邪等引起的颈椎病、肩周炎、骨质增生、坐骨神经痛、扭伤挫伤、软骨组织损伤、风湿关节炎、滑膜炎、静脉曲张、腱鞘炎、肌肉酸麻肿胀痛、四肢麻木、老年性骨关节病、股骨头坏死、强直性脊柱炎、骨刺、腰椎间盘突出、腰椎增生、腰椎管狭窄、腰肌劳损、陈年腰腿痛等病症。
中药贴剂广泛应用于缓解和治疗各种骨痛病症,由于用量巨大,很多地方形成产业,,地方企业自发组成行业协会来进一步促进和规范中药贴剂的发展。例如,河南省贴剂生产企业自发组建的河南省保健用品行业协会,严把质量标准,有效规范河南省贴剂生产企业生产,贴剂在河南省进一步健康、规范发展。
普通贴剂由背衬层、凝胶层、聚乙烯薄膜覆盖层经过一定技术组成的单层贴剂,主要用于闭合性软组织(包含颈、肩、腰、腿、关节、跌打损伤、扭伤、拉伤等)的冷敷理疗;或者由基衬(由非织造布谈图医用压敏胶制成)、贴膏层(由远红外陶瓷粉和医用压敏胶制成)、离型纸组成的单层贴剂,主要用于颈、肩、腰、腿、关节及软组织疼痛的辅助治疗。上述贴剂一般使用简单,在将保护层揭开后,将带有中药提取物的黏贴层直接贴于皮肤上,再用手指轻轻按压即可。
上述贴剂的载药量仅限于内层黏贴层,载药量囿于内芯的尺寸,实际与皮肤接触的表面面积都不是整个贴剂表述才尺寸面积,整体上来说载药量不大,再折合到每一片与皮肤接触面的面积,相对更小。
传统手工贴剂在使用时容易发生流淌、残留,或因提取不彻底,副作用(尤指过敏)甚重。也有部分现代工艺制成的贴剂由于技术、工艺受限,一旦天气干燥或包装漏气会变得干裂、断开。
目前,中药技术在消肿止痛贴剂(中药提取物载体)上的应用,主要指干贴和湿贴两种贴剂。干贴是指用载体直接贴于患处或用中药粉末敷于载体上,再贴敷于患处的一种简单方法,湿贴是将消肿止痛合剂融于载体和中药粉末(醋调、蜜调、酒精调)等,再以西药直接同消肿止痛合剂混合贴于患处及穴位的一种常用方法。
上述两种方法在治疗领域取得了很大进步,主要在于技术将贴剂在控释效果上达到极致,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上述实践过程往往给患者朋友带来一些不便:无论是是干贴或者湿贴,在使用过程中费事费心,比较麻烦,揭掉之后还要考虑清洁皮肤。
最重要的,普通贴剂的配方和使用面积囿于企业生产工艺及技术的限制,都不能构成更便利、更简单、更实际的复合贴剂,和不能替代进一步增大贴敷面积而需要改进的双层透皮中药贴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双层透皮中药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双层透皮中药贴,包括外层结构和内层结构,所述外层结构包括带有中药提取物A的外层载药层、附着于外层载药层上的外层保护层、置于外层载药层靠边缘的外层易撕条;所述内层结构包括覆盖于外黏贴层上且带有中药提取物B的内层载药层、附着于内层载药层上的内层保护层,外层载药层的一面设置有外黏贴层,外层保护层与外黏贴层连接,内层载药层的一面设置有内黏贴层,内层保护层与内黏贴层贴合连接,内层载药层的另一面与外层载药层贴合固定连接,内层载药层被外层保护层一同覆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新,未经曹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311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护理用呕吐接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化学农药瓶内部的消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