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轴装引线自动送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30909.0 | 申请日: | 2017-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765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赵兴春;田紫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元六鸿远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49/18 | 分类号: | B65H49/18;B65H49/34;B65H5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35 | 代理人: | 王秀丽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引线 自动 线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装引线送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装引线自动送线装置,能使引线自动以恒定速度、均匀无损的输送出去。
背景技术
在电子制造业中,轴线装的引线是重要的生产原材料,例如铜线、漆包线、镀锡铜线、镀锡铜包钢线等。在使用轴装引线过程中,由于引线间存在摩擦力和厂家缠绕不均匀的原因,直接抽取引线可能会导致引线表面损伤、弯折、断裂等。因此,需要针对某一型号尺寸的轴装引线设计一种装置,能够使引线自动完好无损的输送出料,减少原料浪费和生产耗时。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轴装引线自动送线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轴装引线自动送线装置,包括:底座及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轴线引线固定装置、传动装置和输线方向调节器;
所述轴线引线固定装置上水平安装有可转动的轴装引线;
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上安装有驱动轴装引线自动送线的转轮;
所述输线方向调节器包括一对可绕竖直轴线转动的固定滚筒,两所述固定滚筒之间设有供所述轴装引线的引线穿过的间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轴线引线固定装置包括双脚矩形支架和圆柱横梁;
所述双脚矩形支架包括左右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固定安装所述底座上;
所述圆柱横梁水平穿设在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在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之间的圆柱横梁上套有可自由转动的轴线引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圆柱横梁与双脚矩形支架为可拆卸式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装置还包括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上;
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电机支架上,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转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线方向调节器还包括滚筒支架,所述滚筒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且设置在位于所述轴线引线固定装置的前端;
两所述固定滚筒安装在所述滚筒支架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结构牢固,操作方便;
2、轴装引线自动以匀速输送,提高了生产一致性和连续性;
3、极大减少了引线表面损伤、弯折、断裂等情况,提高了原料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公开的轴装引线自动送线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图1中轴装引线固定装置的结构图;
图3为图1中传动装置的结构图;
图4为图1中输线方向调节器的结构图。
图中:
10、底座;20、轴装引线固定装置;21、双脚矩形支架;22、圆柱横梁;30、传动装置;31、电机;32、电机支架;33、转轮;40、输线方向调节器;41、固定滚筒;42、滚筒支架;50、轴装引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以某一型号的轴装引线为例,设计一种自动送线装置,提高原料利用,减少生产耗时。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轴装引线自动送线装置,包括:底座10、轴线引线固定装置20、传动装置30和输线方向调节器40,轴线引线固定装置20、传动装置30和输线方向调节器40固定安装在底座10上;轴线引线固定装置20上水平安装有轴装引线50,轴线引线固定装置20用于支撑轴装引线50,并使轴装引线50可绕水平轴线转动输线。为了保证轴装引线自动匀速输送,本实用新型通过传动装置30来带动轴装引线50转动,实现自动匀速输送。为了调节轴装引线50的输线方向,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轴装引线50输线的前端设置输线方向调节器40,通过调节输线方向调节器40在底座10上的安装位置及通过输线方向调节器40的固定滚筒41可实现轴装引线50输线方向的调节以及对引线的保护及缓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元六鸿远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元六鸿远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309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加工汽车涡轮增压器壳体涡壳端的立车用液压夹具
- 下一篇:一种钻孔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