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机充电防盗保护套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30472.0 | 申请日: | 2017-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235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吴永明;罗利飞;戴隆州;徐艳霞;张晗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45C11/00 | 分类号: | A45C11/00;A45C13/24;G08B13/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52100 | 代理人: | 程新敏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机 充电 防盗 护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手机充电防盗保护套。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手机的特殊性,一般都需要对手机进行保护,现有的收集保护套都是简单采用塑料壳或布料制成,而且只具备简单对手机进行保护功能,现有产品结构功能太简单,不能满足现有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性高的手机充电防盗保护套,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手机充电防盗保护套,包括手机保护套,该手机保护套包括壳体和外盖且该外盖一侧与壳体一侧通过软皮或铰接,使得外盖可自由翻转并与壳体配合,在外盖外表面上设置至少1处指纹识别模块,在外盖内表面上分别设置开关和蜂鸣器,在壳体内中部分别设置传感器、单片机和电池,在壳体背面一侧设置充电插孔,其中指纹识别模块输出端与传感器输入端连接,该传感器输出端与单片机输入端连接,该单片机输出端与蜂鸣器输入端连接,电池与单片机的输入端连接且在电池与单片机之间设置开关,该充电插孔与电池连接实现对电池供电,上述零件的连接都采用电线连接且该电线设置在手机保护套的内部。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在手机套外部设置指纹识别模块,当不是手机主人接触到手机套上的指纹识别模块后,就会把对应指纹信息通过传感器传送给单片机,单片机通过与预存在其内的指纹信息进行对比,并控制蜂鸣器进行报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的俯视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外盖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框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手机充电防盗保护套,如附图所示,包括手机保护套1,该手机保护套1包括壳体和外盖且该外盖一侧与壳体一侧通过软皮或铰接,使得外盖可自由翻转并与壳体配合,在外盖外表面上设置至少1处指纹识别模块2,在外盖内表面上分别设置开关6和蜂鸣器7,在壳体内中部分别设置传感器3、单片机4和电池5,在壳体背面一侧设置充电插孔8,其中指纹识别模块2输出端与传感器3输入端连接,该传感器3输出端与单片机4输入端连接,该单片机4输出端与蜂鸣器7输入端连接,电池5与单片机4的输入端连接且在电池5与单片机4之间设置开关6,该充电插孔8与电池5连接实现对电池5供电,上述零件的连接都采用电线连接且该电线设置在手机保护套1的内部。
上述方案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的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实施方案做出各种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法,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304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