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细胞共培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30185.X | 申请日: | 2017-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962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牟丽莎;蔡志明;张军方;赵成江;王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C12M3/06 | 分类号: | C12M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66 | 代理人: | 张璐,林潮 |
地址: | 51803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细胞 培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培养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细胞共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细胞培养也叫细胞克隆技术,在生物学中的正规名词为细胞培养技术。不论对于整个生物工程技术,还是其中之一的生物克隆技术来说,细胞培养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细胞培养本身就是细胞的大规模克隆。细胞培养技术可以由一个细胞经过大量培养成为简单的单细胞或极少分化的多细胞,这是克隆技术必不可少的环节,而且细胞培养本身就是细胞的克隆。通过细胞培养得到大量的细胞或其代谢产物。因为生物产品都是从细胞得来,所以可以说细胞培养技术是生物技术中最核心、最基础的技术。但是有时需要培养多种细胞,现有的培养装置很少有多种细胞共同培养的装置,所以有了此设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细胞共培养装置,不仅可以将两种细胞同时培养,而且两个培养袋主体可以分开使用,使用两种不同培养液对细胞进行培养。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培养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细胞共培养装置,包括培养袋主体、圆筒、胶塞、连接层Ⅰ、支柱、过滤网Ⅰ、连接层Ⅱ、过滤网Ⅱ和连接通道,不仅可以将两种细胞同时培养,而且两个培养袋主体可以分开使用,使用两种不同培养液对细胞进行培养。
连接层Ⅰ上设置有圆形凸柱,圆形凸柱与连接层Ⅰ是一个整体。
连接层Ⅱ上设置有圆形凹槽。
培养袋主体是密封袋体,圆筒热熔在培养袋主体上端,并且圆筒内的孔与培养袋主体内的空间连通,胶塞与圆筒过盈配合,培养袋主体设有两个,两个培养袋主体通过连接层Ⅰ与连接层Ⅱ连接在一起,连接通道设置在连接层Ⅰ与连接层Ⅱ之间,两个培养袋主体内部的空间与连接通道相互连通,一个培养袋主体与连接层Ⅰ、连接层Ⅱ的连接处通过热熔连接有过滤网Ⅰ,另一个培养袋主体与连接层Ⅰ、连接层Ⅱ的连接处通过热熔连接有过滤网Ⅱ,连接层Ⅰ上的圆形凸柱与连接层Ⅱ上的圆形凹槽为过盈配合,培养袋主体内部通过热熔连接有支柱。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细胞共培养装置所述的过滤网Ⅰ与过滤网Ⅱ上的滤孔直径均小于培养细胞直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细胞共培养装置所述的支柱设有两个。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细胞共培养装置所述的支柱材料是硬塑料。
本实用新型一种细胞共培养装置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一种细胞共培养装置,不仅可以将两种细胞同时培养,而且两个培养袋主体可以分开使用,使用两种不同培养液对细胞进行培养。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细胞共培养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细胞共培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细胞共培养装置的连接层Ⅰ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细胞共培养装置的连接层Ⅱ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细胞共培养装置的圆形凸柱与圆形凹槽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中:培养袋主体1;圆筒2;胶塞3;连接层Ⅰ4;圆形凸柱4-1;支柱5;过滤网Ⅰ6;连接层Ⅱ7;圆形凹槽7-1;过滤网Ⅱ8;连接通道9。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
下面结合图1、2、3、4、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培养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细胞共培养装置,包括培养袋主体1、圆筒2、胶塞3、连接层Ⅰ4、支柱5、过滤网Ⅰ6、连接层Ⅱ7、过滤网Ⅱ8和连接通道9,不仅可以将两种细胞同时培养,而且两个培养袋主体可以分开使用,使用两种不同培养液对细胞进行培养。
连接层Ⅰ4上设置有圆形凸柱4-1,圆形凸柱4-1与连接层Ⅰ4是一个整体。
连接层Ⅱ7上设置有圆形凹槽7-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未经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301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蚁群优化的基音频率检测方法
- 下一篇:具有高可靠度的电源切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