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腐蚀弹簧探针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29300.1 | 申请日: | 2017-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888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蔡宗明;周亮;游辉哲;李尧;潘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中探探针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3 | 分类号: | H01R13/03;H01R1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张春水,唐京桥 |
地址: | 52391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腐蚀 弹簧 探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腐蚀弹簧探针。
背景技术
弹簧探针,又名Pogo pin,亦被称为天线顶针、探针、顶针,是一种应用于手机、智能手表等电子产品中的精密连接器,广泛应用于天线、电池等与主板之间的连接作用,为客户解决无法用弹片或其它连接器难以完成的连接之用途。Pogo pin在使用过程中性能稳定、接触性能高、连接用途广泛、是连接器首选之产品。
目前,Pogo pin主要由三个部件组成,分别为针轴、弹簧和针管,针轴与弹簧、针管铆合为一体,其中针管通常为一体式结构,并采用黄铜材质,其存在以下缺陷:由于针管采用黄铜材质,其耐腐蚀性能较差,因而在弹簧探针应用于智能手表等穿戴设备时,针管时常会因被汗液或者其他物质腐蚀,使得弹簧探针在充电过程中容易发生电解不良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腐蚀弹簧探针,避免因针管易受腐蚀导致在充电过程中出现电解不良的现象。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耐腐蚀弹簧探针,包括针轴、针管以及弹簧,
所述针管具体为不锈钢材质管体,沿其轴向形成有盲孔;
所述针轴包括头部和尾部;所述针管套设于针轴的外部,且针轴的尾部位于盲孔内部、头部伸出盲孔外部;
所述弹簧装设于所述盲孔内部,用于将针轴与针管连接,其一端连接至针轴的尾部,另一端连接至针管的盲孔的底部。
可选的,所述针轴、弹簧、针管三者铆合为一体。
可选的,所述针轴具体为黄铜针轴。
可选的,所述针轴上还设有限位台阶,位于所述头部和尾部的连接处。
可选的,所述针轴的尾部的端面为平面。
可选的,所述针轴的尾部的端面为斜面。
可选的,所述针轴的头部的端面为圆球面。
可选的,所述针管的外表面还设有与外接塑胶体相适配的干涉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弹簧探针中,针管采用具有良好耐腐蚀性能的不锈钢材质,可大大提升探针的耐腐蚀性能,在应用于腐蚀环境时依旧能够保持良好的电解性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耐腐蚀弹簧探针的整体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耐腐蚀弹簧探针的分解图;
图示说明:针轴1、针管2、弹簧3、头部11、尾部12、限位台阶13、盲孔21、干涉结构2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弹簧探针包括:针轴1、针管2、弹簧3。
其中,针管2内,沿其轴向设有盲孔21,该盲孔21由针管2的前端表面延伸至接近底端位置,具有一定深度。所述针管2的外表面还设有与外接塑胶体相适配的干涉结构22。
针轴1包括有呈一体结构的头部11和尾部12;针管2套设于针轴1的外部,且针轴1的尾部12位于盲孔21内部、头部11伸出盲孔21外部。
为了便于安装,使得针轴1的头部11能从针管2伸出又不完全滑出,头部11与尾部12的连接处还设有限位台阶13,使得头部11伸出针管2外部时尾部12卡在针管2内部。当然,限位台阶13还可以采用其他结构,不局限于此。
弹簧3装设于盲孔21内部,用于将针轴1与针管2连接,其一端连接至针轴1的尾部12,另一端连接至针管2的盲孔21的底部。
在装配时,针轴、弹簧、针管三者铆合为一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中探探针有限公司,未经东莞中探探针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293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USB3.0电连接器
- 下一篇:异形材黄铜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