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能耗海水淡化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29005.6 | 申请日: | 2017-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757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黄益平;岳昌海;秦凤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02F103/08 |
代理公司: | 南京先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85 | 代理人: | 孙甫臣 |
地址: | 21002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耗 海水 淡化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海水淡化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能耗海水淡化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高速发展,工业的迅速发展使得该地区对水资源需求旺盛,与此相对的则是该地区水资源严重缺乏,尤其是淡水资源的缺乏已成为限制沿海地区发展的瓶颈问题,海水淡化能够提供稳定、可靠、持续的淡水资源,是目前解决我国沿海地区水资源危机的战略性选择。然而目前现有的海水淡化技术具有能耗高,分级利用效率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分级利用效率高且能耗低的海水淡化处理系统。
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低能耗海水淡化处理系统,包括原水储罐、原水泵、微滤装置、高压泵、能量回收装置、反渗透装置、一级淡水利用装置、离子交换装置、膜蒸馏装置、换热器、二级淡水利用装置和海盐回收装置,所述原水储罐的出口经原水泵接入所述微滤装置的入口,所述微滤装置的出口经高压泵接入所述反渗透装置,经过所述反渗透装置的淡水出口分为两条支路,一条支路接入高压泵,另一条支路接入一级淡水利用装置,经过所述反渗透装置的浓水接入能量回收装置;经过所述能量回收装置的浓水减压后接入所述离子交换装置,所述离子交换装置的出水口经换热器接入所述膜蒸馏装置,所述膜蒸馏装置的浓水出口接入海盐回收装置,膜蒸馏装置的淡水出口分为两条支路,一条支路接入所述离子交换装置,另一条支路经换热器后接入二级淡水利用装置。
进一步地,为提高水处理效率,省去繁琐的预处理步骤,使原水储罐具有预处理的功能,所述原水储罐包括过滤段和储水段,所述过滤段位于所述原水储罐上部,所述储水段位于所述过滤段下部,所述原水储罐的进入口位于所述过滤段的罐壁上,所述原水储罐的出水端位于所述储水段的罐壁上,且所述过滤段内设有液位报警装置,罐内液位高于设定值时液位报警装置作业。
进一步地,为进一步除去海水中的杂质,所述原水储罐内底部设有多孔石层。
进一步地,所述反渗透装置与一级淡水利用装置之间还设有第一pH调节装置和第一消毒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器与二级淡水利用装置之间还设有第二pH调节装置和第二消毒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海盐回收装置包括浓液池、晶种导入装置和离心器,膜蒸馏装置的浓水出口接入所述浓液池,所述晶种导入装置位于所述浓液池上方,所述浓液池出口接入所述离心器,所述离心器的液相出口接入浓液回收罐,离心机分离得到海盐。
进一步地,所述晶种导入装置包括晶种罐和晶种罐上连接的导管,所述导管上设有全自动控制阀。
进一步地,所述膜蒸馏装置为逆流交换膜蒸馏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微滤装置中的微滤膜孔径为0.1-0.2μm。
有益效果:(1)本装置通过各组件的配合能够达到高效低能耗的效果,提高总产水率至85%以上,大大提高了海水的利用率;(2)本装置的组合舍去的繁琐的预处理装置,节降装置的投入成本;(3)采用本装置可以得到不同级别的淡化后用水,提高淡化海水的分级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能耗投入最大化的满足人们的生活用水需求;(4)本装置能达到海水的完全利用,海水淡化水投入生活用水,浓缩后的海水进行脱盐处理,真正实现了海水的资源化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系统的整体流程示意图;
其中:1、原水储罐,2、原水泵,3、微滤装置,4、高压泵,5、能量回收装置,6、反渗透装置,7、一级淡水利用装置,8、离子交换装置,9、膜蒸馏装置,10、换热器,11、二级淡水利用装置,12、海盐回收装置,13、第一pH调节装置,14、第一消毒装置,15、第二pH调节装置,16、第二消毒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290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