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蜻蜓栖息的水塘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20028278.9 申请日: 2017-01-11
公开(公告)号: CN206390061U 公开(公告)日: 2017-08-11
发明(设计)人: 袁兴中;邓无畏;高磊 申请(专利权)人: 成都野趣生境园林景观设计有限公司;成都野趣生境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K67/033 分类号: A01K67/033;C02F3/32
代理公司: 成都众恒智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39 代理人: 王育信
地址: 610000 四川省***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用于 蜻蜓 栖息 水塘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生态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蜻蜓栖息的水塘。

背景技术

目前,伴随着乡村自然环境的污染破坏及城市水体的硬质化和水质污染,蜻蜓这一生态指示性物种在全球的数量锐减,蜻蜓的减少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了极大影响。在景观池体中,多采用硬质化的池岸和池底,形式规整,景观生硬,造成了水塘生态系统自净功能的丧失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对水体质量和蜻蜓栖息均造成了破坏性的影响;且为抑制水体进一步恶化,往往会需要高花费的后期维护。

除此之外,蜻蜓生境单元中其他要素的缺失也造成了其他水生昆虫、鱼类、浮游生物等的栖息地受到破坏,进一步降低了城市生物多样性。因此,蜻蜓这一物种的生存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城市的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蜻蜓栖息的水塘,该水塘具有良好的生物多样性提升、雨水净化、局部小气候调节、景观美化等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蜻蜓栖息的水塘,包括SBC120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层,设置在防水层上方的缓冲层,设置在缓冲层上方的蜻蜓活动区域,以及将四分之三以上的蜻蜓活动区域淹没的水层;所述蜻蜓活动区域包括植物区、卵石区、砂石区和自然石区;所述植物区和自然石区被水层部分覆盖,所述卵石区和砂石区被水层完全覆盖;所述植物区至少有两个,用于给蜻蜓提供栖息场所;所述卵石区包含多块粒径的卵石;所述砂石区用于供蜻蜓产卵、且与自然石区相邻设置,所述自然石区则包括多块大小在50-300mm的自然石,用于为蜻蜓提供爬出水面翅化的场所;所述蜻蜓活动区域中还设有多根被水层部分覆盖的枯树枝。

具体的说,所述挺水植物包括芦、蒲草、荸荠、水芹、茭白荀、睡莲和香蒲;所述沉水植物包括轮叶黑藻、狐尾藻和小茨藻;所述漂浮植物包括紫背萍、浮萍、槐叶萍、凤眼莲和满江红。

优选的,所述蜻蜓活动区域内还设有景观石。

优选的,所述水塘的水层边缘还可种植灌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结合生态学和生态工程学、昆虫学及景观设计学等跨学科技术,开拓的一种有利于蜻蜓气息的水塘。该水塘整体采用可渗透多级池底构建、植物净水系统、蜻蜓生境结构等步骤进行构建,针对蜻蜓这一特殊的生态指示性物种,从多元生境空间营造的角度出发,营造蜻蜓栖息的生境空间。通过蜻蜓塘的营造,不仅使城市生物多样性得到明显提升,同时调节局部小气候、净化雨水,形成独特生境景观的同时为公众提供科普知识的载体,以低成本的营建、低后期维护成本和人工管理的方式,使我们的城市更加健康,优化城市景观效果,提升城市景观品位。

(2)本实用新型的蜻蜓活动区域主要设置了植物区、卵石区、砂石区和自然石区这四个部分。其中,植物区中的优选为沉水植物、挺水植物和漂浮植物,且沉水植物主要是为若虫提供了重要栖息地,有利于其休息,寻找食物和躲避掠食性鱼类;而挺水植物如灯芯草和其他植物则主要是为成年蜻蜓提供栖息地,为蜻蜓的停驻、隐蔽提供了场所;漂浮植物能吸收水里的矿物质,同时又能遮蔽射入水中的阳光,抑制水体中藻类的生长,具有净化水质的功能。砂石区则是为蜻蜓产暖提供了场所。自然石区,如浅褐色岩石区被水层部分覆盖,则是为蜻蜓提供爬出水面翅化的场所。除此之外,在水边还种植一些灌木,也能增加蜻蜓及其他生物的栖息空间;在池内放置一些倒木或插入一些枯树枝,则可为蜻蜓提供栖息的生境。本实用新型最终形成了一个具有蜻蜓栖息、生物多样性提升、雨水净化、调节局部小气候、景观美化提升等作用的蜻蜓水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

1-防水层,2-缓冲层,3-水层,4-植物区,5-卵石区,6-砂石区,7-自然石区,8-枯树枝,9-景观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个具有蜻蜓栖息、生物多样性提升、雨水净化、调节局部小气候、景观美化提升等作用的蜻蜓水塘。

一种用于蜻蜓栖息的水塘,包括SBC120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层1,设置在防水层上方的缓冲层2,设置在缓冲层上方的蜻蜓活动区域,以及将四分之三以上的蜻蜓活动区域淹没的水层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野趣生境园林景观设计有限公司;成都野趣生境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野趣生境园林景观设计有限公司;成都野趣生境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282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